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01日

曹正春:6次穿越“丝路”的文化使者

本报记者 王宝华

本文字数:1553

 

刚刚结束第六届“丝路信使”活动返回姜堰的画家曹正春,连日来忙着整理《丝路风情》系列画品,准备择机赴哈萨克斯坦举办画展。

2017年设立的“丝路信使”国际自行车挑战赛,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二、亚洲最长的自行车赛事,每年举办一届,途经“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城市。随队画家曹正春成为6次穿越“丝路”的文化使者。

 

水彩素描加速写

手不离笔留瞬间

 

曹正春,199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曹俊艺术馆馆长、民盟盟员。

2017年6月17日,首届“丝路信使”自行车赛从泰州出发,途经五省一区29座城市,到达泰州援疆对口县伊犁州昭苏县,信使们将20封援疆干部、教师、医生家属和21封高港区新疆班学生写给亲人的信件全部送达。活动历时26天,行程5171公里。那一年,曹正春首次加入“丝路信使”赛事活动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此后,曹正春连续参加6届活动,历时200多天,总行程3万多公里。骑行路上,曹正春选择便于创作的水彩画及素描形式,手不离笔留瞬间,人物肖像、信使骑行和丝路风光一一呈现。他还用速写和《每日一记》“记”下所见所闻。

2018年,曹正春历时5个月创作的《信使之路》引发轰动,12米长、2.2米高的画布上呈现了一群追梦信使骑行、挑战、送信的场景,叙事宏大,画面精准,瞬间复活了赛事撼动人心的高光时刻。

曹正春画过20名人物,得意之作为《志愿者蒋伟》,刻画连续当了两年丝路信使的大厨,黑框眼镜,珠链垂胸,大勺扛肩,“伙头军”惟妙惟肖。

 

义拍救助援灾民

公益前行再升级

 

一路义举,力行公益。为了改善昭苏偏僻山乡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泰州发起“爱的呼唤”支援昭苏义拍活动。曹正春遴选20幅作品参加2019年12月17日举办的福建武夷山专场义拍活动,募集善款33.4万元,购置1300套课桌椅和学习台灯,赠予昭苏1000多户牧民。

2021年7月,河南突发洪涝灾害,赛事组委会筹集包括2台发电机组和47台水泵在内的赈灾物资运抵新乡市抗灾指挥部。7月28日,参加“丝路信使”大赛的骑手以及20多名志愿者和随行餐车也紧急开赴新乡。曹正春一行在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安置点,就地转为志愿服务队和抢险救灾队,前后忙碌了10天,保障安置点500个人餐食,还举行义演抚民心,为灾区重建家园作贡献。

大爱前行,公益延伸。近年来,曹正春走访慰问在泰新疆籍学生家庭,助力山乡学子“圆梦1001个微心愿”;策划组织青海湖“民族团结一家亲”篝火晚会;主办方依托“丝路商城”电商平台,推广包括靖江肉脯、溱湖簖蟹等泰州特产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精准扶贫产品。赛事之余,曹正春和骑手们到沿途田间地头,和当地相关人士一起向关注赛事的全国车迷直播带货,募集公益基金,服务沿途城市和泰州困难群体。

 

阿拉木图发邀请

丝路画派成名片

 

曹正春6年创作的100多件丝路作品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又有人类的挑战与守护。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刘粟评价他为“集智性、灵性与悟性于一身”的艺术家。众多艺术家加入,传承丝路“传送、保存”文化功能,创成一种新艺术画派——以画家曹正春为代表的丝路画派。

今年,第六届“丝路信使”反其道而行,始发地为昭苏,自西向东宣传省运会主题。7月16日,“丝路信使 翰墨传情”泰州昭苏书画联展在昭苏天马美术馆开幕,泰州民盟26名盟员书画家的52幅书画作品与昭苏书画家作品共同亮相天马国际旅游节。曹正春的《伯乐相马》《羲之爱鹅》《怀素书蕉》用传统水墨、以人文写意,展示丝路艺术家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外书画交流和艺术传承。

曹正春说,他曾于2019年8月23日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参观了冼星海大街。这条大街记录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一段患难友谊。同日,他参观阿拉木图国家美术馆时,该馆馆长和中国驻阿拉木图领事馆王庆平领事共同发出邀请,热忱欢迎他到当地办画展。今年8月中旬,他再次收到该美术馆的邀请,希望早日结缘丝路画派。

丝路画派迸活力,曹正春将继续以艺术之笔,躬身力行文化互鉴,助力泰州昭苏“民族一家亲”,共绘“一带一路”幸福生活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