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17日
弘扬“三争”精神 勇挑发展“大梁”
——各镇街、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记者 刁晓玉
本文字数:1636
“唯实唯勤强基础,精益求精优结构,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在刚刚结束的区委工作会议上,康养名城、“三争”精神、“三精”特色等关键热词引人注目,指引奋斗方向,激扬发展信心。连日来,各镇街、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区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勠力争先,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扛旗夺金 争先进位
面对区委工作会议提出的“站稳全省考核第一方阵、全市考核第一等次”工作追求,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纬表示,开发区将坚决扛起姜堰“工业强区”大旗,促进有效投入扩增量,深化亩均改革有存量,做大新兴产业强变量,夯实基础,调优结构,争先领先。
高新区(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小斌说:“高新区将围绕年初既定的‘123456’任务,重点突出项目建设,谋深做实数字化、智能化培大育强,确保全年完成‘三比一提升’新开工项目6个、新竣工项目5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新增亿元企业4家、规上企业8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加力加码。”
巩固发展之本,势必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为此,区工信局表示,将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亩均改革”、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重点产业发展三大重点工程,力争全年盘活提升低效闲置工业用地3000亩,实施各类数字化及智能化改造项目140个,实现六大重点产业开票销售规模突破600亿元、占全区比重60%以上,为打造“精密制造”特色夯实基础。
擦亮品牌 争创特色
锚定发展目标,在争创特色上展作为。聚焦精密制造,装备园区党工委书记、白米镇党委书记纪立表示,将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推动昊凯笔记本、明星金属、格兰特“龙”等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2亿元;大力推行“亩改”和数字化智能化,力争盘活低效土地180亩。
聚焦精致城区,把旅游作为“康养名城”的关键支撑,融合发展“文、康、体、商、旅”新产业新业态。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溱潼镇党委书记李伯群表示:“我们将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潼享露营、溱湖快船、‘雁’遇溱湖等特色项目,推动环球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落地。”大伦镇党委书记薛勇明说:“凸显本土文化,打造特色产业牌,我们将加快‘大伦羊肉’集体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创建工作,打造大伦农产品金字招牌。”
聚焦精细民生,打造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宜居姜堰,在教育这个大民生上,区教育局将围绕强基础、优结构要求,聚焦教育内涵,优化教师队伍,提速教育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力打造“两品三化一高地”。
生态是姜堰的底色,区生态环境局将紧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主线,围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目标,系统开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等系列工作,不断擦亮姜堰生态品牌。
勇挑大梁 争作贡献
姜堰是市区板块的“大块头”,理应作出应有的“大贡献”,切实凝聚“勇挑大梁”的思想共识,提振“勇挑大梁”的精神状态,明晰“勇挑大梁”的目标任务。如何“勇挑大梁”?顾高镇翟庄村党支部书记许章英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将深入学习区委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勇挑大梁,敢为善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勇挑大梁”的大军中,各镇街各部门主动扛起责任、担当作为、比学赶超,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俞垛镇党委书记冒云表示,将聚焦乡村振兴,深耕沃野谱新曲,以乡村振兴“112233”工程为统领,保障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米业精深加工、农产品智能工厂、主题休闲农业。区发改委表示,将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以“三争”追求实现高质量考核新突破,以最优服务实现项目提质增效新突破,以最实举措实现增进民生福祉新突破。
新的号角已吹响,新的征程将起航。各镇街、部门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三争”精神,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结果,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