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0月19日

做好“四则运算”,我区力推“双减”落地生根

本报特约记者 高杰

本文字数:1053

教育部“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区从实际出发,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学生作业、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家校合作等方面周密部署、务实行动,为“双减”落地生根提供了区域实践的“姜堰路径”。

做减法,减轻过重作业负担。2018年以来,我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弹性作业”实践工作。“双减”实施后,我区对原有工作进行优化。在作业设计方面,各学科工作室成员分学段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研究、指导,建立了基础保底性和拓展选择性两类作业题库,供教师选择使用。学校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设置校本化作业、班本化作业。实行“作业强制叫停”制度,由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各科作业用时基本均衡。

做乘法,向课堂教学要效率。通过初中、小学校长工作例会等契机强化“双减”认识,要求全区各学校关注育人方式转变和课堂质量提升。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双减”重要突破口,优化、充实各个学科名师工作室,深入实施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后备干部“领雁”计划、校级干部“领军”计划,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各学校从实际出发,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灵动性、课程开发的丰富性等方面加强培训,助力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做加法,发挥课后服务育人作用。在充分考虑城乡、学段、个体等要素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强基固本”“品味经典”“张扬个性”等三大模块45个项目的“课后服务套餐”供学生选择。制定“课后服务”风险处理预案以及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同时按照“政府投入一点、家长补贴一点、教师奉献一点”原则,由区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专项经费,根据《泰州市姜堰区学校课后服务补贴考核发放暂行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教师差别化发放。

做除法,不断革新家庭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姜堰新父母学校”的作用,为家长提供公益辅导,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联合相关社区和学校,借力校外辅导站,组织优秀教师志愿者开设阅读指导、写作、绘本、口才、思维拓展等公益课程,解决不少家庭“没人辅导”“不会辅导”的问题。

我区还对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把关,严禁“超纲、超前、超范围”违规办学,同时加大节假日等时间的督查力度。仅今年暑期以来,已对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6次全覆盖巡查。10月1日上午,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联合督查组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实地督查,当场对一家打“擦边球”的培训机构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双减’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将围绕‘双减’及‘教育立区’战略要求,进一步创新举措、提炼经验,为全省‘双减’提供更多的‘姜堰方法’‘姜堰路径’。”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