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01日

加大培训力度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心育合力

区教育局多举措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字数:903

本报讯(记者 沈璐璐 特约记者 黄为)昨日,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省姜堰二中召开,探索德育与心育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地多频次发生。为了有效消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区教育局出台《构建快乐“心”时空操作规范》,致力于建设阳光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生长。

当前,全区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79人、心理健康辅导员90人,但距离学生心理服务需求还不够。鉴于该情况,区教育局要求各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到2022年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工作。区教育局要求各校除了上好心理健康课,还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渗透,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各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科学化、教育模式体系化、教育工作专业化、心理活动多样化、咨询服务规范化、工作设施现代化的工作机制,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等方面,全方位、全天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构建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服务模式,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区教育局要求学校与家庭、社会积极联动,形成心育合力。各校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校互动平台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重点学生健康信息内部共享机制、快速处理联动帮扶机制。

农村学校家庭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学生比较多;城区学校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大,家长普遍焦虑,教育内卷程度高。除了要求各校因校制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健康发展:邀请专家定期到学校接待咨询、开设讲座,或者开展互联网远程辅导等,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联盟,鼓励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交换授课,针对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与青春期孩子密切沟通等问题开展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