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5月18日
一切为了孩子更好的生长
——读《新生活学校》有感
本文字数:1163
宋庆军 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
近期,笔者认真阅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祝禧校长的著作《新生活学校》。整本书勾画了新生活学校应有的模样,展现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姿态。书中的“重爱心”“深阅读”“真课程”等教育篇章描绘出“一切为了孩子更好的生长”的教育历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祝禧校长的教育管理中,始终洋溢着对孩子们浓浓的爱。她始终认为,儿童是天国在人间的使者,人类有责任给予儿童最好的待遇。她用“惊心”“痛惜”“遗憾”“沉思”等语段,深度剖析了制约儿童素养提升的因子,揭示了儿童缺乏种种关爱的客观事实,从内心深处提出儿童渴望新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祝禧校长对特殊孩子关爱的教育细节,比如“失去温度的故事”“孩子,你慢慢来”“办公室的等待”等,无不体现了她博大的爱心、真情的投入和教育的智慧。所以,我们要以祝禧校长为榜样,向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用真爱去温暖、感化、引导学生,静静地倾听儿童花开的声音。
阿根廷的伟大作家博尔赫斯说:“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这是此书中引用的一句名言。祝禧校长领导的新生活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图书馆,日常阅读是这所学校最美丽的风景。学生阅读区内容丰富,分为“文学阅读馆”“数学阅读馆”“艺术阅读馆”“科学阅读馆”“英语阅读馆”“绘本阅读馆”,学生平时可以自由出入,席地而坐,随手翻阅,惬意无限。满天星阅读广场、紫藤架下、石凳上等场地都是学生阅读的好去处。书中以“捧书阅读掩卷沉思,身心如花儿般舒展,周身洋溢着圣洁的光芒”的语句进行了准确描述。这样的阅读景象不正是新生活学校的魅力所在吗?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问题,改变“轻课外阅读,重知识灌输”的怪状,学习祝禧校长营造书香校园的理念观念和方式方法,积极投身于泰州教育大阅读工程中,建设好文化阅读的新“模样”。
“学校给了儿童什么样的课程,其实也就是给了儿童什么样的生活。”这是祝禧校长多年来坚持的课程观。在她的新生活学校里,精心建构实施的“文化语文”“智慧数学”“文化英语”“快乐体育”“生态艺术”“综合实践”“公民教育”等课程群,并以生活为底色,以综合为特质,以开放为原则,让孩子们经历了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学习历程。比如书中介绍的“满天星大讲坛”选课走班课程,要求每个登上“讲坛”的孩子,都要完成自由选题、独立撰稿、制作课件、班内试讲、提交申请、设计海报、登台演讲等步骤。为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借鉴新生活学校里描述的课程样态,改变“点缀式”“装门面”的虚假校本课程,研发出“接地气、有生气、显灵气”的校本课程,切实打通多彩课程与现实生活的通道。祝禧校长所言“新生活学校的课程就是一棵不断生长的参天大树,它的根深深扎在儿童生活的土壤里”,但愿我们的课程像新生活学校里的课程一样根深叶茂、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