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5月18日
莫让分数成为家庭晴雨表
本文字数:955
蒋正云 姜堰区官庄幼儿园
近期,《小舍得》《陪你一起长大》这两部反映孩子就学情况的电视剧热度很高,体现了“家有学童,鸡飞狗跳”的客观现实,将家长因攀比、跟风而形成的焦虑刻画得淋漓尽致。
真可谓人生如戏。周日我接到了一个五年级学生的电话,哭诉家长听到期中考试分数后将其一顿打骂。孩子委屈道:“好歹也等看了试卷,问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考得不好,她什么都不问就打我,也许还是老师改错试卷呢,我不服。”这孩子属于外向型的,愿意倾诉,说完几乎就放松了。
无独有偶,我还遇到一个内向型的孩子,因为父母、老师给予的压力太大,孩子无从释放压力,整个人郁郁寡欢,不肯抬头看人,考试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不及格。老师告状,家长急脚谩骂。
我刚开始跟她谈话时,她没理我。我继续耐心地说:“你是不是觉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堵得慌?”“你是不是觉得他们都在逼你,没人在乎你的感受?”“你很想考出好成绩,可你越在乎就越紧张越容易错。”我说完这三句,她眼泪下来了,抬头看我,轻轻点头。
据了解,这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一心只想着让孩子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于是为了分数拼命砸钱,一旦孩子成绩下降,家长就会如临大敌,无限放大孩子的过失,哪怕连孩子的笑声都觉得刺耳。加上老师给家长的紧箍咒,一层层压在孩子弱小的身上,活生生将一个花季少年逼成了蔫了的茄子,孩子真是太难了。我在与孩子父母接触的过程中观察到妈妈很强势,处处限制孩子,就连穿脱衣服孩子都要听她的,不然就一直唠叨。爸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吃了没文化的苦,孩子不能重蹈覆辙。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家绕不过去的坎,如何教育孩子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自古就有“棍棒出孝子,惯养忤逆儿”的谚语,现在更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说辞,因此出现了许多中国式的虎妈虎爸,他们将人家教育子女的成功案例断章取义移植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于是片面地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时间,不顾及孩子的意愿与能力,逼得孩子丧失了自尊、自信,甚至是自我。
试问:如果你的孩子身体有缺陷,你会如何想?肯定是没有什么比健康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做出过激行为,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你会如何想?肯定是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强。可一旦如果成真,还有后悔药吗?奉劝为人父母者,莫让分数成为家庭晴雨表,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分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