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5月14日

怀念干父

本文字数:1074

杨爱东

十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下午,我接到高邮的三妹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哭泣:“爸爸……走了!”我的心头一紧,一股热泪涌出眼眶。我和干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和善的面容、好客的为人一直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1991年初我刚结婚,正月十六便和妻子开挂桨船来到高邮县马鹏乡张庄村。船靠下来不久,岸上走来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个人驼背,姓于,我认识,之前我在这里买茨菇时他是行老板。另一个单薄身材的人和颜悦色。两人上了船,老于便介绍起他的同伴,说是那人姓张,家就在西边不远处。老张接过话谦恭地说:“家里条件不算好,但随时欢迎你们过去玩。”我一边点头一边说明来此的目的——准备贩些茨菇回去卖。老张听说我要买茨菇便热情地说:“刚过完年,年前挖的茨菇还不曾有人来买,你在船上歇一会儿,我和老于到底下转转,看看有多少,马上给你准信。”

他们离开不一会儿,岸上便走来一位大婶。她站在岸上对着我们喊:“小杨,小杨,你把你‘家里的’领到我家来玩。”听这话音,她是张婶,我便叫妻子一起到她家去,可妻子脸面薄,不肯去,我只好一人随张婶来到她家。

刚坐定,张婶就拿葵花籽和花生往我手上塞。三个小妹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上的东西,好似很反感:凭什么生人能吃到这些东西……

老于和老张回来了,看他们高兴的样子肯定有好消息。果不其然,无论是价格、数量和质量都让我满意。第二天买好茨菇结算行用时,老张推托说:“你把老于的行用给他就好了,我的不要。”我认真地说:“这哪行,新年第一次买卖哪能不进财!”我硬是如数给了他。

五天后我又来到张庄。此次由于货源紧、贩运茨菇的人多,价格猛涨,我只能静观其变。一天下午老于来到船上,和我闲谈了一会后,突然问我:“老张想让你做他的干儿子,你愿意吗?”我感到心头一热,想了一会说:“这么远的路,来去不怎么方便。”“你不是经常来买茨菇吗?”老于又说。想想也是,我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我和妻子被请到干父家。桌上的菜肴像过年似的,咸鱼、腊肉、咸鸡、香肠……只要家里有的,全数蒸煮后上了桌。

我们在感受干父一家热情的同时也遇到一件烦心事。那几天奇寒,天上总是不停地下雨雪,妻子受了凉,头上长满豌豆大的水泡,我很担忧。干妈知道后,每天都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泥泞的小路,领妻子到二里路外的村卫生室去治疗,直至妻子头上的水泡全部消退为止。

这次在张庄的十多天,我和妻子每天早上都是在干父家吃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腊肉面。

自那次离开后,我由于改行做其它生意便没再去过张庄……

秋天又快到了,想起早逝的干父,我的心里生出无限的自责和遗憾。由于多种无法说清的原因,干父生前我没尽一点孝道,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