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立足提质增效 当好实践先锋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

政协泰州市姜堰区委员会

省政协副主席阎立视察张甸镇协商议事室建设工作

市委书记史立军开展重点提案督办协商活动

市政协主席卢佩民参加大伦镇土山村协商议事活动

协商茶吧

议事小院

协商流程

“持续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在打造特色品牌上谋求更大突破。”省政协主席黄莉新指出,“把今年确定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推动协商议事工作常做常新、常态长效、双向发力,为彰显中国式民主的生机活力提供江苏经验、作出江苏贡献。”

“商”以求同 “量”出实效

2020年以来,姜堰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协文件要求,致力建优平台载体,创新协商方式,突出议事成效,厚植民主文化,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在姜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夯实协商基础,推动协商有力有为

组织领导到位。区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扛起第一责任。健全组织架构,明确镇街党(工)委副书记和村居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工作职责。

平台建设到位。1个月内,高标准高质量建成15个界别、14个镇街、262个村居协商议事室,实现三个全覆盖。

规范指导到位。成立指导小组,制定规范流程、编写工作指南,开展分级分类培训,为基层提供“规则样本”。

激发协商活力,推动协商有声有色

汇聚“委员+”智慧,让协商更有深度。创新提出“委员+”,形成“召集人+政协委员+特邀议事员”的协商议事机制。这一做法被评为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提名案例,《人民政协报》《新华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搭建“微协商”平台,让协商更有温度。建设多种“微协商”平台,有民居巷道的“议事小巷”、百姓家中的“协商小院”、园区服务中心的“协商茶吧”等。一批“微协商”案例推动了300多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开通“直通车”专线,让协商更有效度。“直通车”根据议题需要,将挂联委员、专家委员、专业人才、职能部门,直通协商一线,提供专业支撑,解决专业问题。

厚实协商文化,推动协商有质有效

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强起来”。强化考核激励,出台评星办法,宣传协商成效,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党委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行动自觉。

推动基层协商氛围“浓起来”。议题,邀群众共商;过程,请群众参与;结果,让群众评议。思维方式的转变,有效增加了基层群众的话语权、荣誉感,形成遇事多商量的氛围。

推动基层委员履职“活起来”。通过实施“三五”工作法,开展“委员走基层”等系列活动,提升委员主动参与基层协商的责任感、使命感。

巩固提升 当好先锋

2021年,姜堰区政协将深入践行省、市政协关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系统思维,完善工作举措,坚持把推进协商议事与落实政协年度重点履职任务结合起来,与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委员和界别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协商议事工作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以一流标准、一流作风、一流业绩,为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委书记方针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活动

区委副书记、区长孙靓靓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活动

区政协主席戴兆平指导梁徐街道协商议事工作

教育界联合振兴社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妇联界聘请协商议事员

 

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认识上巩固提升,致力当好推进落实的先锋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在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培育协商文化,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扩大协商议事工作在基层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抓好培训引导。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抓好各履职小组召集人的培训,确保6月底之前,完成一轮全覆盖培训。

突出典型引路。通过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评比,重点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协商程序规范、实际成效明显的先进协商议事室。

强化责任落实,在组织推进上巩固提升,致力当好主动参与的先锋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把协商议事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安排。全力争取党委重视支持,全面落实《实施意见》各项要求,确保协商议事有协商平台、有统一标识、有委员联系、有制度规范、有工作实效、有激励保障。

进一步强化召集人责任,认真做好统筹谋划、组织协调、推动落实等具体工作。建立完善召集人定期培训和增补调整机制,切实增强召集人工作责任心。对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进行督查指导,促进对标找差、全面提升。

进一步发挥委员在协商议事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必要履职保障。结合委员专业特长、居住区域、分布特点等,灵活确定挂钩联系的政协委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为委员履职提供必要的车辆、经费等保障。

进一步落实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和参加对象的主体性、代表性,组织政协委员、利益相关方、基层代表、界别代表人士或“乡贤协商议事会”成员参与,并根据议题和实际需要邀请党政及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等共同商议。

把握关键环节,在协商议事品质上巩固提升,致力当好提质增效的先锋

协商内容要更精准。界别协商议事室侧重于界别群众普遍关注、能够为决策层面建言献策的专业领域及相关问题;镇街协商议事室侧重于上级党委政府重要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部署的落实,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公益事业,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等;村(社区)协商议事室侧重于群众的实际困难、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的相关问题等。

商前调研要更充分。摸清与协商议题相关的政策规定,摸清实际情况,摸清利益相关方的愿望、诉求和建议,对接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预案。

协商程序要更规范。协商前,通过委员履职APP、委员微信群和征求意见书等方式,向相关人员提前通报协商内容和相关信息。协商中,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突出互动交流,道实情、讲真话、建诤言。

协商形式要更灵活。探索采用“1+X”协商模式,“1”即把协商议事室作为开展协商活动的主阵地,“X”即根据议题灵活地将议事地点搬到村居、企业、田头、工地等,通过“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把协商平台建到基层群众身边,形成会上会下广纳群言、线上线下广泛讨论的生动局面。

构建工作闭环,在成果转化上巩固提升,致力当好助力发展的先锋

不断提高协商成果质量。界别和镇街协商议事室开展的活动,挂钩联系的政协专委会、办公室负责协助做好协商成果的综合整理报送。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开展的活动,明确协商纪要、协商建议的起草人,保证形成的协商成果要素齐全、内容完备、观点清楚、建议明确。镇街党(工)委负责做好具体指导。

明确协商成果报送形式渠道。界别协商议事室的协商成果,以履职小组的名义形成书面材料,经区政协审核把关后,以适当形式报党委政府或部门研究决策。镇街协商议事室的协商成果,本级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形成建议意见报同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少数本级党委政府不能解决的,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或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报区政协审核把关后,呈报上级党委政府或部门研究决策。村(社区)协商议事室的协商成果,村(社区)能够解决的,交由村(社区)“两委”实施参考。

健全完善协商成果评价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由党委、政府、政协、群众等多维度构成的协商议事工作质效评价体系。对协商建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政协可通过组织委员开展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形式跟踪办理情况,推动协商成果落到实处。

坚持守正创新,在特色打造上巩固提升,致力当好实践探索的先锋

策划开展“界别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议事月”活动。5月份,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界别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协商议事月”活动,努力推动解决一批基层工作中的共性难题。

持续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上半年,各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广泛开展“村规民约立起来 人情新风树起来”专题协商议事活动;9月份,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推动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充分发挥“基层协商专家人才资源库”作用。根据协商主题,邀请专家委员和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基层协商活动,鼓励多提有思考、有价值、能落地的专业性建议。

深入开展“五进五排五送”活动。组织广大委员深入挂联镇村摸情况、找问题、建良策,共同丰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基层实践,争做探索实践的先行者、领跑者,形成更多的“姜堰经验”。

持续放大“委员+”微协商品牌效应。将挂联的市区政协委员、特邀议事员合理编排到各种富有界别特色的协商议事小组。各小组围绕行业特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创新打造微协商议事平台,切实让协商议事走到百姓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委员+”微协商品牌更响更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