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14日
湖南村:赓续“田缘”助振兴
本文字数:1105
本报记者 吕阳
周末的潼享田园晴空丽日、碧水和风,上百名孩子在家长陪伴下,与“萌宠”近距离接触。捉香猪、喂羊驼、摸大鹅……这些娱乐活动让孩子和家长的欢笑声交织一起,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溱潼镇湖南村依托溱湖旅游资源,打造集吃住游娱购于一体的潼享田园农渔体验休闲综合项目,走出一条旅游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自2019年推出潼享田园项目以来,这里就成为游客假期出行的打卡地,潼享农场、潼享渔趣、潼享乐活等项目受到游客青睐。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田野间,游客可以尽情感受里下河的风土人情,同时体验农耕农作的田园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新景点、新思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坐落溱湖畔的湖南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2018年依托溱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了潼享田园这一集吃住游娱购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并于2019年对外开放。目前园内已建成潼享农耕、潼享渔趣、潼享食肆、潼享乐活、潼享乐购、潼享果蔬、潼享乐居、潼享科普八大板块,让游客尽情体验里下河水乡的民俗风情和如画美景。
潼享田园工作人员沐靓说,2020年田园的人流量大概是20万人次,游客非常喜爱这里的露营活动、研学活动,还可以到这儿认领田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潼享田园迅猛发展,让很多湖南村村民的生活也随着改变。今年70多岁的徐年喜是土生土长的湖南村人,之前一直在家务农、养殖生猪。随着年龄增长,她已不能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受村里邀请到潼享田园帮忙照料萌宠乐园的小动物。这不仅让她的生活充实了许多,也带来一份额外收入。像徐年喜这样的村民在潼享田园还有不少,农耕、果蔬、渔趣等农旅板块让劳作惯了的老人们有了用武之地。湖南村退休村干部周夕后说,打造潼享田园让闲置劳力靠近家门口上工、增加了收入。潼享田园负责人张杰说,潼享田园用工的80%来自湖南村村民。
“昔日‘雁南飞’,今日游客涌。”这是湖南村近几年变化的生动写照。随着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光和热。潼享田园工作人员凌萍说,每次回家都感觉家乡发展蛮好的,湖南村发展不能单靠老年人,更需要年轻人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兴,百业旺。对于湖南村来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就业岗位增多,还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农家乐、土特产销售、民宿等事业如雨后春笋,湖南村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了生态宜居和经济飞跃,村民则依托乡村旅游发挥各自所长实现生活富裕、实现人生梦想。
溱潼镇湖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爱军说,溱湖旅游迅猛发展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三产服务、农产品深加工等创汇农业发展,湖南村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510多万元,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省一村一品示范村、泰州强富美高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