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23日

掸尘

本文字数:939

杨元展 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

廿四掸尘除旧岁,灶君言事上青天。

人间处处欢颜照,万户千家拜小年。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前扫尘的风俗。因“尘”与“陈”谐音,就有了“除陈布新”的象征,用意在于扫除“晦气”,迎来“好运”。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招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清嘉录》(卷十二)也有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因而就有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俗语。

记忆里,每年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家家都要掸尘。何为掸尘?柯灵在《春节书红》一书中说:掸尘,就是在春节以前,出动全家,里里外外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以便干干净净过新年。

小时候,我家有六口人,住着四间泥墙草房。说是草房,其实屋上也不是全都盖的麦秸,屋脊上也有几行瓦。说是泥墙,墙的底部也有几层砖。桁条是槐木做的,有的还弯弯曲曲。屋里的地面全都是泥土的,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

记得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四,那天一大早,父亲把灶神像在灶堂里燃化了,说是让他“上天言好事”,到三十再“下界保平安”。然后吃了早饭就去忙年事了。

母亲则要忙着洗衣服、床单以及准备过年的蔬菜。掸尘就都是姐姐的事了。姐姐在一根长竹竿上扎上竹枝儿做掸尘的掸子,换上旧衣服,头上戴着一个坏凉帽,先用旧衣服、塑料布把家里的床铺和少得可怜的几件家具遮挡上,以免粘上掸尘落下的灰尘。

那年我七岁,负责带着两个妹妹玩耍。可是我觉得掸尘好玩,就跟姐姐抢掸子扫屋顶上的蜘蛛网。一不小心灰尘掉进眼眶,我立即大哭起来,姐姐赶忙给我吹去眼里的灰尘。祖母是最疼我的,虽然她眼睛看不见,但是听到我的哭声便责骂姐姐,姐姐眼含泪花继续掸尘,却再也不肯让我拿掸子了。

姐姐掸完屋顶和墙壁上的灰尘,还要把四间屋的地面打扫干净并整理好家具,然后把蒙在木窗子上的塑料布拿下来洗净、晒干、蒙上。姐姐常常要忙上一天,非常劳累,晚上躺在床上根本不愿动,任凭我和妹妹怎样求她,她都不想起来和我们一起玩。

现如今,家家户户都住在高楼大厦里。每年的掸尘,也就是擦擦窗子扫扫地,不少人家也以吸尘器和机器人代劳。自己实在没有空,打一个电话,家政就来帮你完成“掸尘”。难怪人们会感叹:“如今的年味儿淡了。”

年味儿确实是淡了,但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