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23日
云雾中
本文字数:793
陈安然 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八(18)班
春节前,我去寻找年的气息。“寻找”一词,听来感伤。
老街各处,人流不息。我走了许久,也没有什么触动。现在的年怎么了?我在街上徘徊,心中颇为失落。
太阳已开始倦怠,集市渐渐散去,我开始返程。路过某个巷口,我感觉到一种熟悉却久远的气息在空气中游动。探寻这气息,我进了巷里,一股浓烈的雾气带着温暖甜润的米香将我拥抱。
雾气的尽头,是一家小作坊。白雾缭绕中走出的不是仙女,而是一位中年妇人,手捧一竹匾热气腾腾的米糕。她将竹匾平放在三轮车上冷却,随即转身进屋。
屋内很清脆的响声穿过青石墙,在黄昏的老巷中久久不散。屋内陈设不多,仅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几把椅子,主人正在案板上做米糕。不同于女主人的腼腆,男主人热情大方地向我们问好。
刻有文字的模具摆好后,竹筛筛过米粉,“沙沙”的声音像风吹过白杨林。待筛下来的细粉充满每一个小格子,再用搁置一旁的粗粉细细抹平,之后覆上一层纱市,将盛有模具的竹匾倒置,木棒在背面“当”的一击,在空气中留下悠长的余音。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忙碌轻快而不失节奏。女主人不时将蒸好的糕从锅中取出,蒸锅尖顶的锅盖移开,翻涌而出的是一团团云一样的雾气……
突然想起我幼时老家蒸包子的情景。那时老太太还在世,她和爷爷奶奶分工切面块、包包子以及烧火和叠换笼屉。整个厨房暖意融融,小辈们总爱凑凑热闹,这只是平常人家对新年的准备,只是些最简朴的年货,却已被珍藏在记忆深处。
每当捧起笼屉时,白色的雾气便涌向天地……雾气中,我望见同一种感动,这是庄重与坚守的传承。
说来奇怪,自这以后,看年前人家的准备,我觉得都各具一番情味。
当年味需要寻找的时候,确实有些感伤,但那应是人心之殇。现代社会,忙碌而富足的生活反而造成了人们情感的缺失,倘若生活缺少了仪式感,缺少了期待,也就缺少了庄重与坚守。曾无数次在心中描摹年的意义,原来便是这样一种对传承,对生活敬重的感动。
(指导老师 王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