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23日

丁俊:80后小伙返乡创业“火”一把

本文字数:675

本报记者 蒋立峰

日前,记者走进娄庄镇洪林村俊洁水果种植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大棚内一枚枚紫红色的火龙果掩映在翠绿的枝条间。看着果实累累的景象,农场主丁俊乐开了花。

2016年,80后小伙儿丁俊返乡创业,经过4年多打拼,打造出姜堰第一的火龙果生产基地。

丁俊有一股闯劲。2015年,当时在上海工作的丁俊从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姜堰种植火龙果,也想试试看。那一年,他先后到江西鹰潭、浙江金华、广东等地参观学习,觉得火龙果种植管理容易、利润高。于是在2016年,他回来后试种了两座大棚的火龙果,2017年扩建了果园。

知易行难,扩大种植规模后丁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大棚前期投资钢管薄膜滴灌、火龙果架等设备将近100万元,而火龙果的生长周期需要3年,每年至少还要投入5万元的肥料供给,再算上工人工资,前期投资了近200万元,掏空了所有积蓄。”丁俊说,2017年底的寒潮冻死了不少火龙果苗,让他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是家人支持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4年时间,丁俊吃在田头、宿在田头,仔细查找资料,认真请教专家,将火龙果照顾得无微不至。如今,他终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50亩大棚年纯利润超30万元。

丁俊种植的火龙果成熟度高,甜度和口感也好。“我们不打农药,价格也优惠。市民前来采摘的话,每斤8元,还有其它优惠,最多能够优惠到5元钱1斤,比市场上的都优惠。”丁俊说。

火龙果种植成功后,丁俊又相继开发了果桑、李子、桃子新品种,将种植规模扩展到100亩,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下一步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我们现在注册了一个商标:娄庄俊杰果园。”丁俊说,“我打算围绕这个品牌做好农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种植的火龙果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