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09日
想起了“扶上马送一程”
本文字数:1191
□ 兴姜之堰
寒冬腊月,时近年关,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令人想到“扶上马送一程”,让脱贫群众从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路。
一些地方有的贫困户已经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但由于种种原因,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返贫。采取“扶贫微工厂”等措施可以解决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问题。所谓“扶贫微工厂”就是由政府出资,利用各村的闲散土地,建设面积大小不等的微工厂,然后以优惠的条件出租给企业。对于企业,最大的好处是房租大幅降低;对于村民,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
对于留守、贫困、孤残妇女,如何让她们在防返贫路上发挥“半边天”作用?俞垛镇妇联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依托本土来料加工产业,培植来料加工基地(点),实施“巧手创富”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扶持公益项目,联系服务更多的闲散妇女投身来料加工生产这类“扶贫微工厂”,实现了家务就业两不误、防贫致富有保障。
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脱贫路上一个不落、返贫路上一个没有,大伦镇深度挖掘本地资源,精心编排项目需求,引导工商资本回乡“联姻”,加速释放多方共赢的“乘数效应”,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联”出了防止返贫的新空间、新希望。
大伦镇运粮村、卫星村与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联建协议后,从两村流转50亩土地给企业建设新材料项目,预计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后将实现年销售8000万元、二期投产后年销售可达2亿元。据了解,这50亩土地涉及易返贫村民12户。通过实施这一联建项目,每户村民每年可获得每亩2500元的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还能实现年增收7.5万元。
大伦镇还通过“百亩扶贫林”确保不返贫。“扶贫林”吸纳了15户低收入农户在“扶贫林”从事管护工作,每年还可增加兴驰村经营性收入18万元左右,让村集体和村民不返贫。
发挥消费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可以有效防返贫。区供销合作总社成立消费扶贫超市后,白米镇昌桥村和大安村、张甸镇杨俞村和张前村、顾高镇申洋村巧借“消费扶贫”东风,通过扶贫超市义务帮助销售自产大米、芦笋、香菇、红薯粉、花生油、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140多种,全数获取销售所得,确保易返贫人群和有返贫风险的人群劳有所得、劳而易得、劳而优得。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症状三个方。帮要帮到点子上,桩要钉在关节处,方要对症下药时。在困难户未贫将贫时拉一把,给予一定的慰问可谓“及时雨”。对脱贫户在不幸发生风险后尽可能补偿经济损失,“防贫保”值得一提。去年我区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签订精准防贫保险框架协议,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重点关注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12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设立预警线给予保险赔偿救助,已在试点镇发放第一批防贫保险救助金3.78万元,惠及7名村民。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有了全面攻坚的丰硕成果和“扶上马送一程”的有力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脱贫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会走得更稳更远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