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04日
区残联“人性化”管理让残疾儿童“幸福来敲门”
本文字数:494
本报讯(通讯员 黄杰)数据显示,去年区残联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88名,资金救助258.6万元。今年区残联将启动“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让残疾儿童监护人根据儿童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网上申报辅助器材。
区残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儿童康复救助审批工作免去镇(街)审核环节,区残联直接审批并转介至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只需提供个人申请、户籍证明和医院诊疗证明,职能科室当场即可办结入托手续。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实施“人性化”管理,残疾儿童可先康复、再办手续,确保儿童尽早接受康复服务。此外,因特殊情况无法到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的儿童,康复中心还提供上门康复服务,确保儿童康复效果不间断。
开设“中医诊所”,提升康复效果。区残联积极与卫健部门沟通,帮助康复中心取得“中医诊所”医疗资格许可证,为残疾儿童免费提供针灸、推拿等服务;同时组织儿童康复师到省级中医培训机构进修,不断提升我区儿童康复整体水平。区残联还建立“党建+志愿助残”工作机制,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等知识宣传;联合卫健委、税务局、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建立爱心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童”行动,用爱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链接:
2016年以前数字报
◎
《姜堰日报》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200364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