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2月04日
张前村:跟着市场转 领着村民赚
本文字数:642
本报记者 孙柳 陈书华
日前,记者到张甸镇张前村农业园区采访时看到,在园区蔬菜大棚忙活儿的村民陈珍珠挖土、栽苗、覆土……动作娴熟,不到5秒钟就移栽好一颗大白菜秧苗。“我们早上8点开始干活,就是干些栽苗、平土、摘菜等零散活儿。一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我很满足。”陈珍珠笑着告诉记者。
张前村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打造农业园。入冬以来由于天气原因,蔬菜行情一路看好。在张前村农业园负责人带领下,该园区采取分批种植、错峰销售的方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记者注意到移栽大棚的地面上全部铺了地膜。园区理事陈华健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的极寒天气导致大棚内蔬菜冻伤,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所以我们对这次移栽的大白菜提前覆盖地膜,确保能够正常生长。”
据了解,张前村利用省扶贫项目资金建设农业园,总投入14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建有蔬菜大棚58座、联动育苗大棚1600多平方米。目前园区内种植了大白菜、青椒、红薯等农作物。由于前期极寒天气导致蔬菜价格持续走高,园区及时调整种植思路,采取分批种植、错峰销售的方式,大力推进大白菜种植。“我们这批大白菜种植了约20亩,产量预计1万斤,今年4月能够上市,亩均效益按照目前估算不低于1万元。”陈华健说。
在园区另一座大棚内,记者看到棚内的大白菜已经达到上市销售标准。陈华健说:“往年同期批发价在8毛左右,目前大白菜批发价已经每斤1.2元,远高于往年同期价格水平。蔬菜行情还在继续走高,今年我们的大白菜整体种植量比较大,前后分了三批,第一批快要上市了,另外两批正在种植,这是错峰种植带来的巨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