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29日
履吻麻石地 情系北大街
本文字数:1575
陈宜礼
2010年9月,姜堰市人民政府正式启动北大街文化街区保护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的专家和建设者们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每块砖瓦、每条小巷、每栋庭院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划和设计。经过三年精心的修复和建设,古老的北大街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年一晃而过。如今的北大街街区街巷纵横,商铺林立,庭院错落有致,处处宫灯垂曳,现代化的彩灯交相辉映,成为姜堰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的金色名片,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我一次次走过那麻石铺就的小巷时,心灵一次次受到猛烈的震撼:多少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孩提时,我的步履弯弯曲曲地度量过它;年轻时我的步履匆匆忙忙地穿越过它;而今双鬓斑白的我,仍常常留连在那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曲曲折折的街巷中。至今我走过多少次,走过多长,自己也说不清了。
尽管岁月流逝,人世沧桑,可我对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北大街总是一往情深。
旧时的姜堰有“金东街银北街”的说法,表明两街结合部的北后街一带早已是人们心目中的繁华所在。你看那用长约三尺宽约一尺的麻条石铺就的小街两旁,深宅大院、名人故居、宗祠古庙、商栈仓廒鳞次栉比,就像色彩绚丽的珠玑,无不透射出深厚的人文底蕴;那斑驳陆离的青砖墙,棱角高耸的风火墙,也都印烙着小城沧桑的历史年轮。放眼四望,色泽或浓或淡,俨然色彩调和的水墨画卷。
孩提时,这里常留下我们嬉戏的足迹:滚铁环、走弹子、拷杏核、跌铜钱……欢闹声溢满街巷。正月更是玩得不亦乐乎:新衣口袋中揣满用压岁钱买的画片,用四个铜板跌着决输赢。趴着跪着,新衣新鞋也在所不惜,沾满泥土仍笑个不停。东岳庙门外的一对石狮旁也是我们快乐的所在:踮起小脚伸出小手去够狮子的大嘴巴,双手抱住狮子的前爪倒挂金钩……时至今日,从那古狮子面前经过时我仍会投去深情的一瞥,甚至会走向狮身轻轻地抚摸一番。
时光荏苒。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向我们走来,一场浩劫也不期而至:我的精神世界沉默了,北大街也沉默了。白天,造反派的口号声震得它战战栗栗,大字报标语在它那斑驳的墙上瑟瑟作响;夜色降临后,幽黑的长巷中偶尔有零星的脚步走过,也是行色匆匆,脚步声遁入深处后小巷又变得死一般的寂静。
饱受失学插队双重打击的我还得为贫寒的家中生计担忧。一个寒冷的冬夜,零星的雪花在巷中翻飞,我怀揣家中刚分得的布票,去东岳庙后的石老虎场寻找一位“投机倒把”的远房亲戚,想托他将布票卖个好价钱,以贴家用。当我摸黑左拐右拐来到他家门口时,呈现在眼前的竟是两张白色的封条和一把黑乎乎的锁。愣了片刻,我叹了口气“扑哧扑哧”地返回去。无情的雪花越下越大,打在脸上,钻进脖子,冷得我直打寒颤。我沉默地走在巷中,巷中的一切也都沉默着,只有匆匆的脚步声敲打着我冷寂的心。
往事如烟。如今的北大街文化街区凝聚了这方宝地原有的精髓,以浓缩的英姿展现在人们面前。你看那修旧如旧的王氏宗祠,青砖黛瓦古色古香,透射出古朴深幽。错落有致的黄龙士纪念馆,假山池沼、花草树竹相得益彰;花窗格帘、回廊庭院,雕镂精致,张弛有度,凸显其匠心独具,决无欠美欠缺之败笔。置身其间,移步换景,绝无雷同庸俗之嫌,仿佛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图。步入馆内棋室,一代宗师呕心沥血谱作的十局《血泪篇》历历在目。我爱在那灯光暗淡的棋谱前驻足沉思:方尺棋枰,黑白世界,故乡这片灵土才有幸孕育出一代宗师,我虔诚地告慰他:您在天之灵应为故乡的今日感到欣慰。
啊,我故乡的北大街,你凝聚了遥远的过去,也连接了灿烂的未来。今天我仍爱在这里留连,往事就像放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儿时稚嫩的脚步,在那凹凸不平的麻条石板上,留下了母亲纳的千层布鞋底的底印;年轻时匆匆的脚步,在那凹凸不平的麻条石板上,留下了沾满泥土的黄色胶鞋的底印;双鬓染雪的我,又在那凹凸不平的麻条石板上,留下了“老人头”皮鞋的底印……尽管时代在改变,但永远不变的是我对这片街巷深深的回忆和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