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区纪委监委构建“146”立体监督体系

推动“四项监督”贯通协同

本报讯(通讯员 姜纪轩)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机制,构建“146”立体监督体系(“1”,即:聚焦政治监督这一本质属性和根本职责;“4”,即:一体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6”,即:建立健全六项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监督工作边界不清、业务不精、衔接不畅等问题,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协同性和有效性。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刊登推介。

责任联通,增强监督刚性。把政治监督贯穿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在各项监督一体推进、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中,推动政治监督做精做准、具体化常态化。一是优化统筹协调联络。树立“大监督”的意识,健全在区纪委常委会监委会统一领导下,强化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集成联动,形成党风政风监督室、监督检查室、派出(派驻)机构、镇街纪委(纪工委)各司其职的监督工作架构。今年以来,重点围绕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等开展政治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7个。二是固化政治生态研判。定期召集由监督检查室、派出(派驻)机构、巡察机构、镇街纪委(纪工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四方联席会议”,专题听取监督工作和相关专项治理开展情况,共同研究实施“四位一体”监督措施。今年以来,已对4个镇街政治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形成评估报告4分,提出整改建议42条,并跟踪督改。三是实化“两个责任”落实。印发《协助区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规程(试行)》,明确决策、部署、执行、成效4个方面19条具体协助内容,规范3类工作方式及具体流程,深化“四方联席”会议、廉情分析研判、派出(派驻)“四联”、主动监督检查、监督成果闭环等5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保障协助职责,以强力纪律监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共向区委专报4期,提请区委常委会讨论事项3件,为区委选人用人提出意见建议11批次。

条块联动,提升监督效能。建立纪委常委会监委会统揽全局、职能“条线”归口管理、派出(派驻、巡察)“版块”担当尽责的工作机制。一是明晰责任边界。制定《日常监督长效监督工作指南》,细化“四项监督”清单,将派出(派驻)机构、巡察机构、纪检监察机关相关室统筹衔接的工作要点列成清单,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通过清单化引领,传导压实责任,防止监督出现“空白点”“风险点”“薄弱点”,确保监督责任落实到位。二是畅通衔接机制。以问题线索规范管理为核心,建立问题线索移交衔接机制,突出线索来源,扎口管理、分办承办、审核审批、执行报结等关键环节。对各个监督主体移送、审查调查发现和执纪执法部门移送的线索,案件监督管理室统一受理后,牵头召开问题线索综合分析会,突出集体决策,及时分办给监督检查室和派出(派驻)机构,适时向巡察机构提供反馈信息,确保问题线索处置到位。今年以来,共接受问题线索621个,分办595个,新立案件275件。三是融合督导力量。探索推行片组协作联动,按照“上下一体、整合力量、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原则,依托4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和2个对口联系机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室,将镇街纪检组织分4个片区、在派驻纪检监察组设2个联组,深入协作开展监督检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核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今年以来,围绕各项专项助力开展监督检查活动100余批次,发现整改问题520余个,立案查处72人。

成效联体,放大监督效应。强化“一盘棋”思维,建立健全促进联动协同的制度规范。一是动态化推动,建立挂联督导机制。定期召开挂联督导例会,镇街纪委(纪工委)负责人、派出(派驻)机构负责人、监督检查室负责人按照片区和分工参加会议,巡察机构负责人根据阶段巡察规划安排列席挂联督导例会。今年以来,已召开挂联月度例会6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8条,协调解决问题54个。二是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打造监督信息库,将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巡视巡察反馈意见、专项检查情况、案件剖析报告、纪检监察建议、审计报告等信息汇总,根据工作需要供各项监督工作调取使用,逐步形成协调有序、无缝衔接、高效顺畅的协作配合运行体制。目前,已运用大数据查询健康档案、银行开户、房产信息、话单分析等2000余人次。三是成果化检验,建立成果共享机制。综合分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情况,结合日常监督、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案发原因和特点,找准廉政风险点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向有关党组织(部门)提出科学、精准、针对性强的纪检监察建议书。今年以来,已围绕安全生产、污染防治、工程招投标、农村土地发包等领域突出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9份,推动完善制度机制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