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7月27日

彰显法治温情 全力“护苗”成长

区检察院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见真章

本报记者 陈燕华 特约记者 王慰 通讯员 汤琼

本文字数:1319

“青少年犯罪常见罪名有哪些?”“如何远离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怎样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日前,区检察院“暑期安全文明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走进王石初级中学,为该校师生作专题普法讲座。

成立“三春晖”检校共建基地、创新推出“左右课堂”青春普法讲座,开展“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今年以来,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动携手区教育局与中小学校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守护平安校园,护航青春梦想,共同擦亮“姜堰教育”金字招牌。

据了解,2018年10月,针对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教职员工队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送“一号检察建议”。“要把‘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没完没了’地抓下去。”这是今年初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检察建议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刚性。区检察院是如何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取得哪些新进展?又是如何做到“没完没了抓下去”的?

建章立制,夯牢“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基础。区检察院不断深化检校共建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推送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政策法规,建议区教育部门及各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得到积极反响;组建“三春晖”检校共建微信群,推动相关中小学分管领导与该院“法治副校长”工作交流常态化;与区教育局共同制定《关于选聘“公益观察员”及“法治观察员”试点活动实施方案(试行)》,从学生中选聘“法治观察员”,搭建青少年与检察机关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增强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

“花季少女们,你们知道如何防范性侵害吗?”“男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谈谈性与罪……”6月9日下午,区检察院在克强学校举行“幸福护航”青少年法治讲座,通过“左右课堂”的方式,为该校男女生分别授课,详细解读未成年人如何预防性侵害犯罪等相关法律知识。

创新方式,强化“一号检察建议”落实质效。区检察院充分履行检察监督职责,探索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一站式”办理机制,规范引导侦查取证,积极提供落实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综合关怀措施;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实际,开设“左右课堂”,安排男女检察干警分别走进校园,为相应性别学生讲授预防性侵知识,有效提升校园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活跃度。该院还与区妇联等部门建立“线索共享、维权共建”机制,设立未成年人维权举报热线,通过举办校园法治宣传等系列活动,在发挥检察机关专业化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家校合作,共筑安全屏障。

凝聚合力,放大“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影响。结合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针对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治理和市场秩序管理,区检察院向主管部门发出针对性检察建议,推动公安、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机关开展专项整治,净化校园周边氛围,保障“三品”安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该院还邀请师生、家长代表参与未成年人主题“检察开放日”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吸纳社会专业人员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当事人帮教关爱工作,联合开展亲子教育,不断凝聚共识,增强守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