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22日
端午剪影
本文字数:565
◆ 潘福平
一
每当家乡的池塘边上的芦柴冒出尖尖的嫩芽时,人们就知道离端午节不远了。
里下河地区的人们把采摘芦柴叶子称为打柴叶。人们通常将打好的柴叶扎成串,吊在屋檐下晾干,到了端午节将柴叶放到锅里烧煮,使之平整、柔软、有韧性。
勤快的妇人三三两两地围着池塘打柴叶,谈笑风生。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笑靥如花的脸上。
二
淅沥沥的小雨随着斜风飘落,飘落在静谧的小河,河面泛起道道涟漪。灰色的小麻鸭爬上主人家的吃水码头,摇摆着身子归巢。
农人身披雨披插秧,他们要赶在天黑之前插完。孩子正在等他们回家包粽子。
竹林里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吵闹,老人在厨房里一边拉风箱一边朝灶膛里塞茅草,炊烟袅袅,粽子的香味飘得很远。
三
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陪着人们过着一个又一个端午节。
端午节在门上插艾草的传统沿袭至今。早年的里下河艾草随处可见,门上插艾草不是迷信,而是借助它驱虫防病,净化空气。招福驱邪之说只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
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有艾草、菖蒲。
四
“端午至,五毒出”,说的是仲夏时节各种各样的毒都出来了,不但有蛇、虫、蚊、蚁等毒虫,还有致病的毒“气”,比如暑邪、湿邪、疫病等,挂上草药填充的香包,可以免受病灾的侵扰。端午节给爱人、亲人、朋友送一个香包,传递的是真情,捎去的是爱意,彼此祝福一年无病无灾。
花花绿绿的香包香气四溢,里面藏满了故事。
链接:
2016年以前数字报
◎
《姜堰日报》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200364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