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1月16日

我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真格下真功见真效

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

本文字数:1243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勇)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牵头部门,区卫健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主动担当,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成为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佼佼者”。2019年6月,我区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

瞄准目标动真格。市二人医、姜堰中医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证发展可持续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组建了姜堰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书记、区长多次专题现场调研,区政府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并出台了《泰州市姜堰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章程》。区卫健委积极履职,经常性督导两家公立医院朝着凸显政府办医公益性的方向改革发展,加速构建协同发展、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建立了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保证了改革的稳步推进。

改革创新下真功。我区健全公立医院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等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各自决策事项和范围。加强全成本核算,促进由业务扩张增效向精益化管理转型,目前,两家公立医院均按区卫健委的要求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工作。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推行人事备案制、人员合同制、岗位聘用制,实行同工同酬、绩效考核。改革药品采供应制度,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价,强化“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管控,切实减轻患者看病负担。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实行智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市二人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公众号”,姜堰中医院开发微信“小程序”,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线上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业务。

主动作为见真效。目前,两家区级公立医院运行平稳,呈现出“两降、两升、一优化”的良好态势,即药品收入下降、药占比下降、医疗服务收入上升、医疗服务效率上升(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医院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三名”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创成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19个,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学科亮点。建立博士工作站5个,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孟河医派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各1个;引进上海长征医院“东方神眼”坐诊;拥有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65人、省“333”5名、泰州“311”21名。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对上与南京、上海等地一流的三甲医院组建医联体,建立了远程会诊网络;对下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医共体,成立了心电检查、影像诊断和消毒供应中心。中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姜堰中医院引进的由康美药业投资建设的泰州基地智慧药房项目加速实施,将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中医药代煎代送服务。两家公立医院在省市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均处于泰州地区前列。

下一步,区卫健委将在区公立医院管委会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融合大健康理念,融入健康中国行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新一轮医改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