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他,从一爿小镇走向艺术国际殿堂

——记旅美画家、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席、纽约中国画学会会长曹俊

本报记者 周逸平 应婷婷

 

 

曹俊的老家坐落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

曹俊拥有旅美画家、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席、纽约中国画学会会长等众多桂冠。

曹俊是时任姜堰区委书记、泰州市市长、江苏省省长共同称道的“一个仁义的人”。

为什么姜堰近郊的小镇、蜚声中外的画家、“一个仁义的人”三者汇集于曹俊一身?为什么曹俊能够从一爿小镇走上备受业内外瞩目的国际画坛?为什么蜚声中外的曹俊对老祖宗教习的“仁义”二字不离不弃?记者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走近曹俊、走进他的绘画作品。

 

“没有这方水土就没有我的现在”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姜堰人,走到哪儿都很荣耀,没有这方水土就没有我的现在。”面对记者,曹俊脱口而出,并且说得既真诚又动情。

曹俊出生于大伦镇,父亲是一名教师。童年的曹俊喜欢模仿父亲用粉笔涂涂画画,后来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好感,并且时常用毛笔蘸水在地上摹写父亲收藏的名家字帖。曹俊的老家三面环水,翠翠的水面、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箭、灿灿的荷花……这些不但贮存到他的记忆深处,而且催生了他学习绘画的激情和梦想。

当年的里下河农村同全国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区别,生活原本捉襟见肘,根本没有闲钱供给曹俊学习绘画,因此他那时完全不知道画夹子是什么东西,甚而至于直到19岁才见到了宣纸的模样。不过,家境的困窘和求学的无奈始终未能熄灭曹俊幼小的心房里燃起的向往绘画的火苗。

好事总是多磨。初步长大成人的曹俊本想通过高考来另择一条成就夙愿的道路,可是过怕了苦日子的父亲一心让他就读饭碗更加靠得住的工科。稚嫩的曹俊不想违拗父亲的善意,于是不久之后他就成了一名理工男,成了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的新生。

尽管埋藏在心头时日已久的绘画梦被搁置了,但是曹俊对老家、对父母还是一往情深,这种植根血脉的情缘不但与生俱来,而且是外力无法更改的。因此即使后来定居国外的他一有空还是喜欢往国内跑,只要能挤出几个钟点的时间就往老家赶。他喜欢大伦的气息,因为那里有父母的味道,因为那里是他绘画起步的地方。尽管在事业上成就斐然,但是曹俊至今还是一身朴实的装扮。他很清楚,自己永远都是大伦的儿子。他给父母购买了周围地区最好的房子,他帮兄弟姊妹每人都添置了一辆汽车,他连续多年捐助200名贫困女童……

其实这种对家乡的眷恋远远不止于物质的享用和堆叠,更有灵魂的寄托、精神的洗礼和创作的渗透。曹俊说,他的泼彩作品属于大面积运用色彩的表现手法,其中的好多作品都是源自小时候的有关大伦的记忆,比如春天的家乡恣肆盛开的油菜花的烂漫意象。

这就是老外眼里永远都养不家的中国人,这就是一生都无法解开也不想解开大伦情结的曹俊。

 

他用近60万笔刻画了一只狮子

 

心若在,梦就在。曹俊的绘画梦一直都在延续着。随着时光的叠加,他的这个好梦有如一壶陈年的佳酿日渐变得浓郁而香醇。

在山东矿业大学读书4年,专业课程不但没有羁绊他追求绘画艺术的脚步,而且为他准备了一份难得的厚礼,在不经意间就让他绘画的蹊径走得更深更远。曹俊带着几分占尽便宜的得意说:“我学的是工程专业,竟然有种瓜得豆的意外收获。首先是那种科学严谨的治学习惯培养了我的绘画思维方式,让我的作品能够在感性之余保有了严密的逻辑性。其次,在校修习的有关矿物质材料的课程提升了我对绘画颜料的敏感度,并且为我后来自己动手制作颜料打下底子。再者,当年学习的遥感技术为我以空间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旁人难以企及的知识积累。这些也许是别的画家追踪我的绘画总是学不像的重要原因。”

1989年,大学毕业的曹俊矢志不移追逐绘画梦。1993年是他人生蜕变的重要节点,他鼓起勇气背上画夹上路,从此弃理从艺。曹俊起初拜在画虎名家冯大中先生门下,潜心习练翎毛走兽的画法;1999年前往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同年9月他的习作《心弦和泉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展中展出,从此他在国内画坛崭露头角;2002年,36岁的曹俊在妻子陪同下前往新西兰发展事业。2013年,曹俊以“杰出人才”的身份从生活了10年之久的新西兰移居美国纽约。“纽约是当代世界艺术中心,我要在这里搏一搏。”曹俊信心满满。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那样,“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曹俊在追求绘画理想的行走中,汗水常常湿透了衣衫。

上大学的时候,曹俊什么书都读。他读了好多别的同学不读的书,尤其是文化、艺术、哲学类的书籍。他不但对叔华本和尼采很着迷,而且研究左拉和黑格尔,这些为他的艺术成长准备了丰富的营养。“那时候我是个最不务正业的人,老师和同学都不大理解。”曹俊是这样回顾和总结自己的。

走出大学校门,曹俊误打误撞地到了泰山管委会,并且在这里接续了一段从事管理的经历。此间,他既痴迷绘画,也迷恋写作、跳舞、歌唱、填词和作曲,甚至和张抗抗、汪曾祺十分交好。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还为他出版了《曹俊谈艺文集》。

在新西兰,曹俊收拾起清高,只身前往建筑工地做搬砖工,累了在草地上躺一躺或者伸个懒腰,饿了啃两口揣在衣兜里的干硬的面包。然而在这样的生活逆境当中,他依然没有放弃绘画梦,白天搬砖,晚上作画,周末则穿梭于各个画廊推销自己的作品……他相信自己的作品终究会有一天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

在美国的纽约,曹俊从一年的365天当中拿出300天作画。这300天都是有勾为证的,当天完成了计划,他就在日历上打个小勾勾作为记录。“我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十几个小时,2个小时读书,1个小时练书法,10个小时作画,刨去社会活动和同行交流等,休息时间只有六七个小时,这么多年一直如此。”他真正是一个时间的守财奴,他把时间都花在了至为钟爱的绘画上了,并且毫不吝啬,从他经常成吨地购买宣纸以及在好几个国家都设有纸库的介绍就可以想象。

在静静地卧伏于姜堰北大街的曹俊艺术馆里,参观者无一不为他那幅形神毕肖的狮子图发出赞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画凝聚了曹俊以将近60万笔一根一根地画毛的心血。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的一家酒店收藏了曹俊的一幅高12米、宽7米的巨作。这幅画用掉的颜料接近300公斤,画面的厚度竟然超出了1厘米,连同画框的重量超过500公斤。不能不补充交代的是,曹俊为工笔画《阳光》投入的创作时间长达26个月。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百折不回的热爱,还有一丝不苟的艺术匠心和矢志不渝的人生信仰。

 

为了“你的文化背景受到尊重”

 

在跟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曹俊并没有刻意涉猎“爱国”“报效”之类的词汇,而是反复提及“要让你的文化背景受到尊重”。他表达的基本意思是:你要想自己的文化背景——身后的祖国得到别人尊重,就要努力做让人佩服的优秀艺术家,就要在国际舞台作出杰出的学术贡献,就要拿得出独树一帜并赢得大家首肯的绘画作品。

曹俊为自己框定了绘画的创作定位和发展走向。“我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东西方人共同的美好追求和梦想,这个追求和梦想就是对世界和平的期许,就是摒弃虚伪、丑恶和仇恨的创作追求,就是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经久不息地散发正能量的艺术家,就是在绘画作品中彰显出高大上。”只有这样,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曹俊告诉记者,一个国际化的艺术家是必须了解和尊重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曹俊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能把东方的东西跟西方的传统糅合起来,进而使泱泱5000年的中国文化与既多姿多彩又各具魅力的兄弟国家的文化同样得到尊重,这也是他不断走向成功的奥秘所在。曹俊的宇宙系列作品之三在美国和上海创作的时间各占一半,这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他的刻意安排。

曹俊认为,西方人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他要用绘画这一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他说:“我毕生的工作目标就是把中国的软实力通过绘画的这种表达形式翻译成西方人看得懂的东西,并且使之融入西方文化的主流。”

成功的花儿总是为辛勤耕耘者开放。曹俊的心血不但鲜红和滚烫,而且如愿以偿地浇灌出纷至沓来的艺术成就——

曹俊移民美国之前,为了感谢他在新西兰作出的绘画艺术贡献,约翰·基总理专门为他送行,并且赠送了一件亲笔签名的国家队球衣。

对曹俊的绘画作品情有独钟的美国第一家族——史蒂文·洛克菲勒家族的代表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说:“我从曹俊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美。”

2005年,曹俊首次在奥克兰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他的作品以灵动的意境、大气的泼墨泼彩、极具个性化的蓝色在新西兰艺术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2012年,曹俊的泼彩荷花《荷语凝香》被新西兰国会收藏。

2013年,曹俊的“空间系列”获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3法国巴黎国际美术大展”金奖。

2014年,曹俊的《寻梦空间》作为唯一入选的画作搭载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绕月飞行。

2014年,曹俊被美国洛杉矶郡授予“杰出艺术家”称号。

2016年,曹俊作为全美唯一的华裔艺术家应邀参加纽约艺术展。

2018年,曹俊学术展《大自然的赞美诗》在美国波士顿学院麦克马伦博物馆展出。这是该馆迄今为止首次展览的在世艺术家的作品。

2018年,曹俊绘画艺术研讨会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博物馆举行。与会者围绕该馆举办的“曹俊画展”,从美学、哲学、绘画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分析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画家的作品给世人带来的哲学思考和美学享受。

在第十四届CCPC世界哲学会议上,关于中国文化的个人主题研究对象为孟子、庄子、钱钟书、曹俊。曹俊是唯一被哲学家们以绘画语言作为探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并展开研究的华人艺术家。

现在,曹俊的作品已经跻身美国顶尖级大学波士顿学院的教科书。曹俊是亚洲唯一在世入选的艺术家。新华社在通稿中热情洋溢地说:“曹俊为中国人、为亚洲人争了光。”

丹心可鉴,润物无声。曹俊一直在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用艺术上的成就说话。他要为东方古国在国际画坛争得一席之地、要为中华民族在世人面前赢得褒奖和尊重。是的,真正的“爱国”并不会挂在嘴边上,诚心诚意的“报效”总要凭借事实说话的。简言之,曹俊一心只为“你的文化背景受到尊重”。

为什么姜堰近郊的小镇、海内外闻名的画家、“一个仁义的人”三者汇集于曹俊一身?因为他心中有爱。

为什么曹俊能够从一爿小镇走上备受业内外瞩目的国际画坛?因为他心中有爱。

为什么蜚声中外的曹俊对老祖宗教习的“仁义”二字不离不弃?因为他心中有爱。

曹俊的爱是祖国之爱、家乡之爱、艺术之爱。这份爱就像他的泼彩绘画那样,艳丽而奔放,浓烈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