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9月30日
张甸镇人大:问计于民 解好“时代方程”
本文字数:1280
一条条乡间小道如今变长变宽,这里凝聚了人大代表的“心血”;
一座座旧桥危桥如今换上新装,这里植入了人大代表的“基因”;
一支支“黑臭”河道,如今清澈见底,这里注入了人大代表的“颜值”。
群众的“点赞”,就是对镇人大工作最好的“褒奖”。
近几年来,张甸镇人大围绕民生出题,解好“时代方程”。每年督办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近30个子项,做到“件件有落地,事事有回音”,一件件民生实事工程被当地居民记在心里,夸在口上。一件件民生实事工程背后,蕴藏着人大代表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条条大路通罗马
镇人大主席王根贞经常对代表说:“铜匠的担子挑到哪响到哪,这是铜匠的本性,人大工作就是问计于民,能为更敢为,想为更愿为,服务更有为,这才叫人大代表回归本真。”
去年,王根贞连续接到居民的反映电话,请求主席做主,改造张中路道。那几天她的手机响个不停,简直成了居民诉苦的“求救电话”。
居民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履职更尽责的心声。
作为镇里人大代表的“领头人”,王根贞深感责任重大,压力更大。她组织人大代表们到现场勘查调研,从方案到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很快就形成了改造议案,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参与现场督办。代表们立即分头做居民工作,挨家挨户动之以情,讲清利害关系,所有参与代表几天几夜都没合眼。
如今改造好的环校两条路道,花丛锦簇,附近还设立了多处生态停车场,建起了小游园。
张甸镇居民心中有杆秤,谈起人大代表筑路建桥这档事如数家珍,银诚路南延工程、二中路改扩建工程、张梅路西延及绿化、集镇亮化工程、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危桥修建工程等一批批关乎民生的项目相继建成。每条道路、每座桥梁都配套增设了安全警示标志。
要做就要做最好,不做垃圾工程和半垃圾工程。张甸镇人大代表对民生工程不仅重视“督”,更重视“办”。一件件放心工程赢得了民心。
“黑臭水体”变“绿洲”
区人大代表任荣寿、陈石章、杨相华等是张甸村所在选区的代表。今年上半年,在一次“代表回选区访选民”活动中,村头西南角的居民向他们反映,这里一处老浴室、老油厂排污,使村里的一条沟塘变黑变臭,再加上附近居民倾倒生活垃圾,每到夏季,老远就能嗅到恶臭味道,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怨声载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任荣寿记在本上、放在心上。他立即向镇人大反映居民的呼声,得到了人大主席团的高度重视。把治理黑臭水体工程列为2019年人大督办工作的重点。镇人大主席团会同相关部门及村谋划了整治方案。整治这条臭沟塘的“会战”一触即发。工程招投标,人大全程跟进,现场监督。
在碧水蓝天保卫战役中,张甸镇30多个行政村,几十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全部“落地”。每一条河道都有“河长”,每一条路道都有“路长”……现在河道两旁绿化成荫,路道两旁万紫千红。生活在辖区内的居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人民代表担使命,人民代表为人民”。2018年以来,凡是涉及到交通路桥、危房改造、农田水利、为农服务、文体娱乐、生态环境、民政优抚、精准扶贫等民生事项,张甸镇人大都作出有力“回应”。镇人大主席王根贞一语中的:“要想解好民生‘时代方程’心中要想着人民,为人民谋福祉。”
(张甸镇人大主席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