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09日

以全域环境整治撬动高质量乡村振兴

淤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吴俊明

本文字数:133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证明,“治理有效”在诸因素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全域推进,唱响“田园牧歌”

我镇坚持“1134”工作模式,扎实推动改善人居环境全域提升。“1”即一个目标,力争今年9月底完成全镇15个村整洁村创建验收;“1”即一个原则,整体规划,分布推进,量力而行,全力以赴;“3”即3个重视,重视广泛宣传、重视群众参与,重视统筹推进。“4”即抓好“点、线、面、体”4个重点。一是在点上求突破。结合里下河实际,紧扣“路净、景美、岸绿、水清”工作重点,抓好乱堆乱放整治、河岸刷坡绿化、破旧船只清理、“三水一萍”打捞等工作,做好垃圾分类、河道刷坡等试点,分类有序推动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在线上做文章。针对各村交界线、主干道沿线环境存在的问题,抓好“有房无顶”破旧空关房、违规搭建棚舍、绿化破损等整治工作,做好交界线、主干道沿线的节点打造、绿化美化亮化。三是在面上下功夫。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全镇“整洁村、美丽村”创建考评办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人居环境工作重点提示等,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赴兴化沈伦、泰兴黄桥、宣堡等镇学习参观,点燃村民建设热情。四是在体上见实效。坚持系统化思考、一体化推进,做好人居环境提升与当前工作共融共通,统筹推进“五面清洁”与殡葬改革、水环境治理、土地收储等中心工作。

 

党员先行,铸就“颜值芳华”

人可以改变环境,反之,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村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整治工作的成败。在人居环境提升中,我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书记抓书记”,形成了党委书记一线总指挥、各村党组织书记一线当施工队长、党员志愿服务队全面开花的工作格局。不少党员从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入手,不管是整治乱搭乱建,还是治理乱丢乱倒,少说话多做事,不仅做给自己看,更是做给群众看,让群众明白提升人居环境的意义。

 

盘活土地,消除“视觉贫困”

我镇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镇村建设、以党建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消除“视觉贫困”,着力解决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我镇不断加大拆旧建新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全镇强化政策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强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包村干部协同村组干部深入村组,摸排破旧房屋,积极和群众会商,因户施策,为农户解决具体问题。

 

内外兼修,守护“乡愁乡韵”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则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了让灵魂看得见、摸得着,我镇15个村都建有百姓大舞台、道德讲堂、美徳善行榜,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周庄村借助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机遇,围绕千垎田园,挖掘特色资源,打造水乡世外桃源,拉长垎田产业链,助推乡村旅游热。乡村文化返璞归真,乡音、乡土、乡情的古朴生活日臻完美。杨庄、靳潭、马庄3个村是列入市级保护的古村落,经过整治后,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庭院,木质栅栏、白墙灰瓦、幽静小道、绿水荷池……无不凸显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洋溢独特地方特色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