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09日
感悟宋江诗三首
本文字数:699
◆屠兴权
宋江,郓城押司,人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宋江在被刺配江州之后,曾独自饮酒至醉,而且醉后的才华和深埋在内心的抱负,毫不掩饰地在那面墙上留了下来,可以说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三首小诗文采满满、豪情万丈。可在那个不恰当的时期,引来的不是万人仰慕,而是灾祸多多、身陷囹圄。究竟是什么样的三首小诗?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一)自幼曾功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二)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三)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第一首感受更多的是一种隐忍,表现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第二首则有一种忍无可忍的意味,但这种不忍,也只是气不过眼前的苦难境遇而已,眼光和境界还没有更上一层楼。第三首显得很直接,也很豪放。
俗话说:会叫嚣的狗都不咬人。显然其时的宋江同志是不成熟的,虽然有心却无胆,更不具备可以与大宋帝国抗衡的实力。我曾想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就在于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嘴,少说一些遥不可及,或者根本办不到的虚话。想宋江同志当时身陷囹圄,保全自身尚且举步维艰,却还口出狂言,那不是自找死路,又是什么呢?纵然酒后失德玩玩个性,那也得识时务才行啊。
古语有言:士有三不斗,即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在那种小人辈出的年代,纵然想斗、想反,也得留得性命才行。殊不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亦或者保全自己才是战胜敌人的法宝么?其实可悲之人又岂止宋江一人?这千百年来何处无豪杰?可最终又有几人成为真豪杰呢?古人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今又何尝不是呢?
(作者系环卫中心河道保洁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