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7月25日
难忘峥嵘岁月 永葆红军本色
——访全国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吴九成
本文字数:1997
本报记者 鲁敏 特约记者 王艳

图为吴九成讲述红十四军历史。鲁敏 摄
蒋垛,是一片浸染英烈鲜血的热土,是一片深植红色基因的沃土,是一片涵养革命初心的厚土。在这片充满热血与力量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慈祥且安静的老人,从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一说起红军的故事便神采飞扬……他就是全国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战士吴九成。
记者日前在蒋垛镇蒋垛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孟冬梅带领下,到了吴九成家中。老人家目前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面色白皙且透着红晕,精神状态极佳。听闻记者进了门,原本躺着的他一个翻身就从床上坐起来,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扛着红十四军军旗,无需旁人搀扶,十分灵活地走出房门,在客厅茶几旁坐下,把他那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向记者娓娓道来。
“义子”从军赢得“神手”美名
吴九成,生于1915年9月5日,现已105岁,原籍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李庄村吴家舍人,弟兄5个,他排行老二,乳名“九儿”,现住蒋垛镇蒋垛村。在童年时代,他家贫如洗。在13岁那年,父亲一场大病因无钱医治撒手人寰,母亲无法养活他们兄弟5个而改嫁。颠沛流离中,他走到如皋西乡贲家巷小燕庄,被尤姓主家收养为“义子”。他负责烧茶担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一做就是3年多。
1930年4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成立。16岁的吴九成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十四军战士。他虽个头矮小,但十分机灵,被编入红十四军一师二团,成为师长兼团长的张世杰麾下的一名战士。经过1周军训,每日列队、出操,学习用刀用枪、唱歌等,由于心灵手巧,没过几天,他就对各种武器性能了如指掌,装卸擦油闭着眼睛一气呵成。大家都称他“神手”,邻乡六甲桥徐荣排长对他非常赏识。不久,部队进入正常活动,他被特殊安排到机动队,带五六个人,管理武器子弹,并配备了一支盒子枪、一支驳壳枪。
浴血奋战留下难忘印记
参军后,吴九成亲历了军长何昆、参谋长薛衡竞、师长秦超献身沙场的英勇壮举,胸腔内的革命热血愈加沸腾。他参加过老户庄、“八面围剿”与“黄桥八三暴动”、卢庄、莫家垛、汤家苴、黄河庄、迥家垛、顾高庄、蒋垛、季家市、广陵镇等数十次战斗。在攻打卢家庄的一次战斗中,他分在尖刀班担任开路先锋,夜间为了抢占一处制高点,与伪军赛跑时在一小桥上相遇,冷不防被敌人刺了一刀,鲜血渗出军装。他按住伤口,坚强地站立起来,与敌人厮杀。这时同行的战友闻声而来,与负伤的吴九成配合剿灭了敌人。此时,他几乎耗尽了力气,一下跪在地上,用刀撑着地面,眼神凝望着前方喊出:“不要管我,一定要完成任务。”
随后,他因失血过多当场晕了过去。他被战友救下后,由于当时部队缺医少药,不久之后伤口感染化脓。大家都劝他休息。他却要求不能告诉师长,说要把好医好药留给更加需要的战友们。他用土方焚烧棉花灰敷吸,自行采摘打磨了一些老方草药治疗,经过1年多时间,总算养好伤。在这期间,他从未停止过战斗,至今右腋下还有一块较深的伤疤。
隐身学艺为党递送情报
同年7月底8月初,吴九成在“黄桥总暴动”中与战友走散,隐身学了裁缝手艺,边谋生边暗暗打听部队下落。
1943年,他常去蒋垛据点伪军营部文书蒋跃东家做衣服。蒋跃东是新四军打入伪军内部的地下工作者,闲谈中得知他的家史和经历,觉得他可靠,便酝酿吸收他为党工作。这年秋季的一天,蒋跃东获悉伪军独立11旅驻古溪一部第二天将移营蒋垛,须把这一情报立即传递出去,而自己当时又无法离开,想到了吴九成,就将这一情报托他送交根据地尹垛乡乡长尹家祥。
吴九成胆大心细,将情报卷成一小纸卷,藏在熨斗的炭灰里,上面还放了点木柴头,顺利地混过了岗哨、送达目的地。第二天,驻古溪伪军开拔,途经尹家垛西面的塌天桥时,遭到新四军三分区十四团伏击,被俘百余伪军,被缴200多支枪、3挺机枪。就这样,吴九成圆满地完成了党和组织交与的任务。
淡泊名利永葆红军本色
革命成功后,吴九成守着自己的红十四军的身份80多年,没有向党和政府索要任何待遇和名利,默默地选择了做一个普通农民,凭着自己的裁缝手艺养家糊口。他说:“人到无求天地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要知足,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虽然那段往事已经过去80多年了,吴九成心里依旧放不下。吴九成的孙子吴兵就是听着爷爷讲参军、战斗故事长大的,他的名字就是爷爷起的,如今已经49岁。多年前,吴兵一次在网上无意间查阅到有关红十四军的历史,发觉与爷爷所说的基本吻合,赶忙叫爷爷一同观看红十四军纪录片。历历在目的峥嵘岁月让吴九成热泪盈眶。
2015年9月,吴九成在儿孙搀扶下到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参观。仔细阅读橱窗里的相关史料,抚摸泛黄的老照片,老人潸然泪下。在红十四军一师师长张世杰照片前,老人扔掉拐杖,用力挺直腰杆,毕恭毕敬地敬了个军礼。
现在每每说起军长何昆中弹牺牲,吴九成仍黯然落泪。吴九成回忆道:“那天老户庄后半夜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一直持续到凌晨。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军长何昆亲自上阵,抓起机关枪一顿扫射才攻下炮楼,后来不幸负了重伤牺牲。如果那天我没有被敌人刺刀捅伤,兴许有机会为军长挡下那颗子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