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14日
我区明确“两专”治理重点任务和措施
整治重点由校外转向校内,剑指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和安全风险隐患
本文字数:1088
本报讯(记者 沈璐璐)2018年11月,我区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违规办学、有偿家教等问题,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时隔半年,专项整治再次兴起,此次整治重点由校外转向校内,剑指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和学校安全风险隐患。
5月7日,我区召开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和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部署会,明确“两专”整治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各阶段任务。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形成治理合力,全面完成专项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用实际行动不断擦亮“姜堰教育”这块金字招牌。
为期1年的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重点集中在两大方面10种违规办学行为。即违规招生入学的5种行为:公办学校未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没有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民办学校招生未纳入属地统一管理,无计划和超计划招生,或超出审批范围招生,未与公办学校同步且提前招生;公办和民办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等作为招生入学和分班依据;公办和民办学校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和捐资助学费。违规考试和超标超前教学的5种行为:教育部门举行区域性统考、统测,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2次;考试内容超课程标准、超教学进度或将奥数和学科竞赛题等作为考试内容的,要求家长评改作业;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班级年级均分、排名,小学段的考试成绩未以等级记分评价;义务教育学校未实行均衡分班,以考试成绩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或以分层走班等形式变相分快慢班;义务教育学校超课程标准、超进度教学或“非零起点”教学,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未经批准随意调整教学计划,寒暑假推迟放假或提前开学,在职教师开展有偿补课。
此次专项治理10种违规办学行为旨在达到“三个全覆盖、三个明显”的治理目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入学和同步招生全覆盖,依规依标考试与教学全覆盖,均衡分班和规范收费全覆盖;教育教学秩序明显好转,学生过重负担明显缓解,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开展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势在必行。此次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重点瞄准安全防范、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建筑与施工安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周边环境、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重点人员防范、责任落实10个方面。通过5个月的时间,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学校安全责任,梳理安全隐患清单,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