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14日
做一个平凡的摆渡人
——记市首届优秀德育工作者、励才实验学校教师成玉华
本文字数:1126
本报记者 孙柳
他关爱学生,一直将“仁爱”作为职业操守;他甘愿做摆渡人,让学生的生命路途走得更远。他就是区励才实验学校教师成玉华,目前担任该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2000年大学毕业后,身为兴化人的成玉华,怀着年轻人的热情来到姜堰这方教育沃土,走进刚创办的励才实验学校,一直默默耕耘至今。他先后被评为“姜堰区师德先进个人”“姜堰区六有好教师”“姜堰区优秀班主任”“泰州市首届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
成玉华笃信教师职业就是良心职业。2005年,成玉华新接的班里有个学生叫唐城,有老师评价他勤奋是勤奋,但是不怎么聪明;班上同学也对“白发早生”的他议论纷纷,他倍受打击。成玉华很是心疼唐城,不希望因为大家的言论埋没了这个勤勉上进的孩子。为了树立唐城在同学中的形象,成玉华特意召开了班会,夸赞唐城是一个让老师都敬佩的学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生活上节制,学习上奋进;做每一件事都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班会课后,班里渐渐没有了对唐城的消极言论,更为重要的是唐城有了更多自信,学习成绩更好了。在唐城担任班级团支书时,成玉华又推荐他参加校学生会的工作。一学期下来,唐城不但成了班级标兵,而且成了全年级明星学生。2006年唐城进入省姜堰中学,2009年考入清华大学,2018年清华博士毕业并作为毕业生唯一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2019年,唐城专程回到励才实验学校,动情地说:“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我的成长与进步来自励才的老师!励才,是我梦想腾飞的地方!”
2014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有家长向成玉华反映班上有个学生思想品德有问题,无缘无故就开口骂人。成玉华了解得知,洋洋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跟着爷爷生活,因情感缺失而养成不少坏习惯。洋洋最大的毛病就是脾气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和别人起冲突。几乎没有同学愿意与他坐一起,他被“孤立”了。作为班主任,成玉华一方面找与洋洋有过对立情绪的学生交谈,希望他们善待洋洋;另一方面,成玉华多方面关心洋洋,经常与他沟通交流,努力走进他的内心。渐渐地,洋洋有了改变,与同学相处融洽了,成绩也显著提高了。成玉华说:“问题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这就是班主任工作极其有意义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胜任德育工作,成玉华不断研究探索。他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初中生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并结题,参与了省重点课题《关爱师生成长的生态教育的校本研究》的研究,主持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德育实践研究》的研究。近年来,成玉华正在研究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学校德育应该更多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生态效应,让文化浸润德育。通过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唤醒青少年潜在的真性和内在的善性,陶冶质朴的美感,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成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