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4月09日
“小院士”又有新成果
——记梁徐中心小学学生陈胤涵
本文字数:689
本报记者 张明 通讯员 宋庆军
张明 摄
日前,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第30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结果揭晓,梁徐中心小学学生陈胤涵创造发明的“免抬头智能摘果器”获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今年9岁的陈胤涵有着圆圆的脸庞,一双明亮的眼睛。他是梁徐小学二(1)班班长,也是同学眼中的小小发明家。
别看陈胤涵年纪小,他的想法可不少。陈胤涵告诉记者,之所以发明“免抬头智能摘果器”,是源于爷爷摘桃子时不慎摔断了腿。看着爷爷痛苦的样子,陈胤涵十分心疼,便想发明一款安全的摘果器。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和学校的指导老师顾玲晖,得到了支持。
“我们学校是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有着浓厚的科学氛围。”顾玲晖介绍说,从一年级开始,陈胤涵就参加了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曾获得第24届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总决赛二等奖。
要发明智能摘果器,可不是那么简单。陈胤涵看到妈妈平时用的剪刀很锋利,便在剪刀下绑一个网袋,用来兜住摘下的果子。可是长度够不着,他又找来两根铝材,请制作铝合金窗的师傅加长了剪刀。在老师建议下,陈胤涵还将连接的长杆换成可以伸缩的杆子,减少了收藏的空间。
初战告捷。陈胤涵去果园实践摘果器的成效,却发现一个问题:藏在枝叶中的果子成了漏网之鱼。陈胤涵将摘果器上加装了减速电机和摄像头,通过开关控制,利用摄像头对果树上的果实进行360°无死角的观察,并通过显示屏辨别果实是否成熟,从而达到准确无误的采摘。
陈胤涵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阅读中养成了爱思考、爱钻研的好习惯。
在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陈胤涵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他申报的课题被评为一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