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3月27日

感恩北大街:如阳光般温暖

本文字数:1433

◆殷婷茹

 

偌大的图书馆中,我看着窗外,樱桃河畔,杨柳依依,玉兰花的花瓣洒满了草地,和煦的春日阳光更让一切显得平和而温馨,这种感觉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姜堰,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带回了属于我的北大街。

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时,一直在乡下外婆家生活,直到4岁,妈妈拉着我的手,经过繁华的北大街,走进了实验小学幼儿园的大门。门内,风铃般的欢笑声,朗朗的读书声;门外,悠扬的吆喝声,喧嚣的车水马龙……别有一番情调,我被这样不同的热闹所吸引了,上学了,嗅着书本的墨香,脆生生地认着字;放学了,新奇地看着街上各种风景,卖菜的沿街骑着三轮车起劲地叫卖,修鞋的师傅在街角专心地干活,更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伸长了的脖子,焦急的瞧着一涌而出的孩子们,生怕错过了自家的小顽皮……北大街,幼儿园的三年时光,伴随着我,在那儿,我第一次认真地接触到了知识,我第一次和那么多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第一次领略到了城市的喧嚣和这背后的平和。书本,香香的;北大街,暖暖的……

后来,我到东桥小学读书,就只有周末能够去北大街了,搬家了,我却更加依恋北大街,北街书店成了我那时候的驻扎地,记忆当中,北街书店的书好多好多,每逢周末,我一头扎进去,再也不想出来,一本又一本,我真的就像一块海绵,不停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夕阳西下,当我满足地离开书店的时候,在门口吃上两口热腾腾香喷喷的桂花糕,人间一大乐事也!长大后,我总笑称北大街是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的完美结合,总让人觉得暖暖的,实际上也真是如此。

若是说北大街是繁华的,那么,王氏宗祠就是北大街一片真正的精神净土。初中时,北大街的一次徜徉,我信步走进了王氏宗祠,虽然岁月冲淡了历史的痕迹,一切都变得沧桑,但是,王氏宗祠的气息依旧让人顿生崇敬之感,当时的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只知道很想探知它的历史,回到家,妈妈告诉我那是泰州学派讲课的地方,我就记下了。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北街书店翻阅有关的书籍了解泰州学派。当我再次面对王氏宗祠的时候,已经隐约能理解王艮始创的泰州学派致力于思想启蒙的心境了。闭上双眼,我似乎看到了王艮等人面对普通大众慷慨激昂地讲解“百姓日用即道”“正人必先正己”“以孝悌为本”“明哲保身”等观点,他们包含激情,又透露出些许无奈。他们矛盾着,既想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宣扬反对封建压迫的思想,最终,却还是以“明哲保身”消极地面对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想启发民众,又想保护民众,何等的菩萨心肠,普世情怀!在北大街,在王氏宗祠,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体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第一次探寻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

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到了上海,毋庸置疑,北大街远远比不上光怪陆离的上海,北街书店的书的藏量不及大学图书馆的一角,王氏宗祠也远远没有豫园和城隍庙来得出名,但是,那一切却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页,对我来说,它们更为闪亮。北大街,第一次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第一次让我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第一次让我领会到了精神的高度,让我深深地迷上了历史的厚重与神秘……那是一条精神的街。当北大街的喧嚣成为了曾经,我却认为,昔日的精神之光却永存,知识、文化与文明,深深地刻在了北大街的历史之中。

坐在大学的图书馆中,我很感恩北大街赋予我的一切,热情中带着平和的性情,对知识的渴求,对历史的探索精神,还有那温馨的记忆……我愿把我的心系于北大街,即使只是街边的一朵小花,聆听着北大街未来的故事……那应该也是透着暖暖阳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