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2月02日
装备园区(白米镇):培育新动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
本文字数:2848
2018年,装备园区(白米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区委“打造中部工业集中区”战略部署,大力弘扬“白米精神、白米追求、白米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奋进、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坚持发展优先,立足创新驱动,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8年以来,该区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总体基调,坚持一、二、三产协调推进,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3元,增长7%。
现代农业呈现新亮点。新增规模经营面积3176亩、高效设施农业800亩、高效设施渔业80亩,完成500万元农业项目1个;创成示范性家庭农场服务联盟1家、优秀益农信息社2家,申报绿色产品3个;新增造林面积220亩,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6%。
工业经济激发新动能。预计全年完成列统工业产值62亿元、列统工业利润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0%;工业开票销售45亿元,同比增长1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传统石油、石化装备向海洋石油装备、钻井平台等高端产业转型,加大LED汽车配件、环保设备、印刷材料等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全年新增高企2家,建成区企业技术中心1家。
三产服务实现新突破。完成服务业税收3500万元,同比增长86%;竣工3000万元服务业项目1个;鼓励返乡大学生从事电商创业,积极推销绿色大米、飞鸵食品、小鲜多肉等地方特色产品,实现网上销售8800万元,三产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突出优质高效,致力培大育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结合区镇产业基础、空间布局、环境承载等方面,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攻点,以实实在在的重大优质项目助推区镇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强势推进。围绕“产业+部门+载体”的招商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招商,在北京、上海、苏州、常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0多次,建立健全招商项目信息库,接待客商考察80余次。
重大项目有力支撑。紧扣与高新区融合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引领,抓好产业布局。雏鹰国防、汉峰科技2个亿元以上项目先后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大外资利用推动经济发展力度,开工建设美森园林和世纪爱特高压2个外资项目,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2万美元。
项目服务提速优化。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共收集项目和企业遇到的难题30多项,分类逐项落实解决方案40多个,帮助16家企业补办两证。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青年企业家沙龙,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家,曙光集团重返10亿元企业行列。
完善基础设施,注重生态文明,城乡面貌整体提升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好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同步提升。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区镇新增污水管网2000米,实施污水管网截留工程,增加污水收集量600吨;新建电灌站9座,改建1座;筹集资金152.26万元,大力推进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建道路5.87公里、路灯182盏,方便群众生活出行。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搬迁转移化工厂1家,整治重组1家,升级改造2家。全面落实河长制,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巡河,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对河内拦网、鱼簖、河坡垃圾全面清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关停34户,集中整治72户。
文明建设蔚然成风。建立“白米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辟“白米好人”和“白米人物”专栏,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一季一主题,营造树典型、学先进的氛围。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法律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理性消费、革除陋俗,“三沿六区”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改善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18年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奋力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加幸福。
精准脱贫开花结果。出台《白米镇脱贫攻坚“10+1”实施意见》,督促帮扶责任人每季度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走访,帮助农户解决生活困难、谋划增收项目,实现脱贫532户846人。开创大安村“村支部+合作社+农户”芦笋种植脱贫模式并全区推广,推进拜官、吴堡、孙舍、纪林等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扶贫,全镇11个经济薄弱村中9个实现脱贫,累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2万元。
社会事业便民利民。白米为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民政、社保、文卫等窗口部门一站式服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9490人,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34人。落实低保、五保及优抚对象保障政策,核减低保户141户、213人,完成危房改造35户。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以“平安白米”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网格化综合治理工作,落实网格长、网格员137名,平安义工注册1723人,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基层治理格局;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提供法律援助36起,加大对矫正对象的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019年,装备园区(白米镇)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策应中部工业集中区发展,加快与高新区融合步伐,主动作为、克难奋进,不断提升区镇发展水平和质态。
科学谋划招商引资。围绕“2+2”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瞄准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开展定向招商活动,通过上门招商、委托招商、能人招商、“互联网+”招商等形式,努力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招商引资新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产学研活动,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批、发展一片”的效果;进一步完善项目论证机制,定期召开项目过堂会,对项目的用地规划、环境影响、投资强度、效益税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招引大项目、好项目。
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思路,实施党政领导挂钩项目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对重点项目的审批事项坚持墙内事帮办、墙外事包办的“保姆式”服务;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分类逐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科技镇长及孵化基地为载体,继续出台财税、科技、人才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抓投入、上项目,加快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力争明年新增“小升规”企业5家。
统筹推进重点工作。以“高新区、装备园区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坚持统筹协调,加大部门联动,突出抓好格兰特项目245亩项目用地的规划调整工作,新建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出租企业用于工业生产;对园区陈旧老化雨水管网重新安装,新建污水管网3500米,实施污水管网和泵站提升工程;统一规划,配套天然气管网、消防管网、通信管网等设施;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扎实推进土地收储整理工作,努力形成200-300亩土地储备资源,进一步加大园区承载力。
充分发挥考核导向。加大各条线、各部门绩效考核力度,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考核的突出位置,从部门到个人,层层压实工作任务,坚持跟踪督查问效,实行一旬一过堂,一月督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总结机制,将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干部报酬挂钩;实施“三个末位考核制”,村主要负责人末位调整,编外人员末位淘汰,机关人员末位待岗,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机关人员干事激情,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