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2月02日
回眸2018·年终系列特稿
一池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红利的春水
本报记者 范前锋
本文字数:1289
“工作效率真高。”日前,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规划窗口同时办结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规划方案手续,对高效的审批服务赞不绝口。
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生产”项目是现代科技产业园2018年下半年的重大引资项目,主要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隔膜和陶瓷涂覆隔膜。项目位于兴姜大道南侧,用地面积约162亩,拟投资40亿元。
2018年,区政务办以项目审批集成化为导向,合理调整窗口布局,最大化整合审批职能,出台了《姜堰区项目审批专区运行管理办法》。规划窗口将规划方案审查与规划许可合并办理,有效减少了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和申报材料。这是我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表现。
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显著。开辟企业开办专区、项目审批专区,实现从企业名称核准到项目施工许可一条龙、大集成办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1.5天,提交材料压减为8件;不动产登记实现2.5天内办结;部分优秀施工许可案例仅需10个工作日左右。“三证照”办理时间均比省标提速1倍以上。《企业成长一本通》为企业和项目各个成长阶段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全面指南。
改革创新驱动效应持续发酵。《泰州市姜堰区商事审批服务虚拟办公室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打破审批前后置顺序,最大化实行并联审批审查,在“3550”改革基础上,为建设方再节约18~23个工作日。22个投资项目通过虚拟审批快速立项(备案),完成规划设计、建设审批主要程序。我区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得到省政府表彰,虚拟审批获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创新创优成果评选一等奖。同时,我区联合测绘、多评合一等便民利企举措以服务创新促进产业兴区。
帮办代办服务更进一步。我区组建专业化代办队伍,建立“一个项目一个微信服务群”工作制度,为投资人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开展全区代办员业务培训,对项目审批完整流程、所需材料全面告知;开展“送办”服务,组织审批窗口走进“一区两园”,现场解决项目审批、“两证”补办中的疑难问题;开展虚拟审批工作“回头看”,推进项目建设,与“代办”服务形成合力。
推动线上审批横向扩展纵向深入。依托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姜堰区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加快建设和完善,各部门权力事项“应上尽上”,“不见面审批”事项上升至859项;认领维护镇村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办事指南,推进省、市、区、镇、村五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在线咨询、在线申报、在线审批、快递送证;建成政务服务网姜堰旗舰店,新上线多评合一系统、电子审图系统,个性化应用特点更加凸显;发放全市首张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率先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由电脑端向手机端延伸。企业名称核准、项目备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备案、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施工许可等涉企审批重点环节均实现“网上办、不见面”。
公共服务贴民意暖民心。政务服务大厅增设自助服务区,配备办公电脑,专人引导服务;开辟母婴哺乳室,配备婴儿座椅、沙发、饮水机等设施;重新设计简明清晰的各楼层窗口分布图和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流程导示;开通公安,税务、人社、市场监管证照联办,不动产与水电气电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咨询、一窗受理、一窗出件;在公安周末延时服务基础上,新增二手房过户业务周六值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