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19日

旅俄散记之四

因教堂闻名的小镇

本文字数:1518

莫斯科近郊的谢尔盖耶夫镇(简称谢镇)风景优美,建筑独特,还是套娃的重要产地,具有浓郁的俄罗斯乡村特色,遗憾的是无缘谋面,因为只有参观镇上的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的行程。好在这座东正教的顶尖级修道院饮誉俄罗斯乃至世界,能够拜谒一下也算不虚此行。

谢镇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它在东正教的地位就像天主教的梵蒂冈。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是俄罗斯最古老最漂亮的教堂之一,修建在谢镇中心地带的高岗上,可以说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从14世纪中叶就开始见证俄罗斯的历史。1337年,僧侣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在莫斯科东北70公里处的森林里建起三圣小教堂,其追随者也先后在此建造小道房并自辟膳食用地,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规模。旅游大巴径自开到瘦长的谢镇广场,广场的一条长边就是修道院的围墙。15米高的石头围墙还是关不住高耸云天而又色彩浓艳的“洋葱头”,这种标志性的建筑一下子就把人的腿脚拽入门洞。

环顾四周,散发着珠光宝气的三圣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斯摩棱斯克教堂、教皇宫殿和钟楼随处分布,树木和花草恰到好处地填补了众多隙地,神情和举止都很端庄的信徒往来于殿堂之间,游憩者和参观者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没有人高声喧哗和嬉闹。只有三五个乳臭未干的洋娃娃在一大堆旧木架中间钻进忙出地游戏,他们的稚嫩和淘气既反衬了这个巨大的历史遗存的静穆和久远,也为它平添了几多活气。

目送几个身着黑袍的年轻修士和修女从面前走过,导游开始了讲述。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渊源深厚,东正教和天主教、新教是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的三大分支,基督教首先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继而天主教又派生出新教——中国称之为耶稣教。天主教强调普世性,东正教强调正统性,东正教是保守的基督教。当地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历史有一半都跟东正教有关。普京朝拜教堂时说过,“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俄罗斯为什么对东正教情有独钟?导游话锋陡转。这要从俄罗斯的前身罗斯联盟的强大公国基辅说起。当年的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很想把众多的诸侯国统一起来,不过信仰纷杂让他一直未能如愿,他迫切希望找到一个围箍人心的神祇。为了弄清哪种神教更为适合,基辅大公派人考察了伊斯兰教、犹太教、天主教和东正教,鉴于罗斯人消受不了犹太教的割礼、伊斯兰教的忌酒、天主教的禁欲,于是最终选择了东正教。

我们首先拜谒了大名鼎鼎的三圣大教堂。这是俄罗斯早期的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踏访举行隆重仪式用的白石大厅,瞻仰修道院创建人的陵墓,拜读一个叫做吉奥尼西亚的大家手绘的圣训,目睹著名画家安德烈·鲁布廖夫的壁画……安德烈·鲁布廖夫的《三位一体》堪称传世名作,原本收藏于此,后来转移到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我们多少有些擦肩而过的失落。

三圣大教堂旁边是杜霍夫斯基教堂。这是一座甚为奇特的建筑,上下两层,上层是观景台,下层是钟楼。白石砌成的斋房大厅富丽堂皇,用于举行隆重宴会。五层的钟楼高达88米,内有挂钟42口,是修道院建筑的精华。

圣母安息大教堂位于大修道院中央,因为东正教徒对位居圣母、圣子和圣灵三圣之首的圣母顶礼膜拜。圣母安息大教堂模仿了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安息大教堂——4个蓝色的小“洋葱头”圆顶把一个金色的大“洋葱头”圆顶簇拥在中央。教堂里存有12-19世纪的工艺品、l7世纪的壁画,还有各种民间艺术品,如木器、石器、骨雕、壁画、纸彩画、刺绣等。这里的圣水极其有名,汲取饮服或净面的人络绎不绝,复活节和圣诞节等宗教节日专程前来领受圣母恩赐的信徒更多。

中国的佛教徒敬香、磕头叩拜、向佛陀求签,俄罗斯的东正教徒点燃蜡烛、亲吻圣母的画像、在小纸条上工笔写下心愿……二者大同小异。导游正告大家,忽略教堂文化的人不是正宗的俄罗斯访客。闻听此言,我们连忙聚焦大大小小的“洋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