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19日
            
        
        公益辅导热了校外培训冷了
我区有效缓解学生放学后与双休日辅导难题
本文字数:587
本报讯(记者 鲍仁 通讯员 姜教)我区将校内教育向社区延伸,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机构泛滥,使得辅导站成为“社会认可、孩子欢迎、群众满意”的校外教育阵地。目前全区公益性辅导服务站100多所,姜堰新父母学校已经开课200多节,参与志愿服务教师2000多名,每年辅导学生3万多人次,定点定时间免费公益服务,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为有效缓解学生放学后与双休日辅导难题,从源头抑制家长对校外培训的被动需求,我区按照“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堵疏并举”的工作思路,综合施策,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坚持校内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同向发力,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加强各村、社区中心教育辅导站建设。
我区坚持紧贴需求、合理布局,力求镇(街)社区全覆盖;坚持校外辅导站的公益属性和质量优先的办站原则,坚持学校全程参与管理、整合资源,选任教师是个人志愿申报和学校推荐相结合,配强辅导员师资队伍,优化辅导内容。校外辅导内容丰富,有兴趣班,有文体活动班,有补习加强班,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
姜堰新父母学校秉承“培养新父母孕育新孩子”的公益情怀,开设了八大类课程。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轮流到社区教育辅导站值班,给老师们带好头、做好样。南苑学校每周都安排名师坐堂社区辅导站,开设不同的专题讲座。大伦中学号召全体教师向退休教师马如松学习,坚守公益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