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17日
溱湖印象
本文字数:1377
◆陈立俊
溱湖又名鸡鹊湖,因“昔多鸡鹊飞集”而得名。她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西北部,北依溱潼古镇,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登高而望,从四面八方汇入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这方水韵承载了一年一度的溱潼会船节,与“溱潼会船甲天下”的美誉融为一体。
历史上的溱湖是水丰草茂的沼泽、珍稀动物麋鹿的乐园。后经世事沧桑和人水争地,溱湖麋鹿基本绝迹,湖区水体环境也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湖床淤积日趋严重。2002年12月,姜堰区水利人冒着严寒、顶着寒风来到溱湖边安营扎寨,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溱湖清淤综合整治工程。“保护溱湖,我们水利人责无旁贷。”他们炽热的治水豪情融化了冰冻的溱湖。到2003年5月底,湖底清淤工作全面告捷。
溱湖湿地共有21.06平方公里。为了让溱湖湿地休养生息,2015年夏,姜堰区委、区政府决定以“水、湿地、生态”为内涵,实施溱湖水生态修复工程。这场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生态修复行动历时三年多,让溱湖华丽转身,水韵飞扬,最终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以高分通过复核评审。
瞄准湖水通起来、清起来、秀起来、游起来,姜堰水利人以推行湖长制为抓手,联合其他涉水部门,实施湿地内外水系沟通工程、溱湖双向生态补水泵站建设工程和湿地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浅滩湿地重建与修复工程,利用水道清淤掏出的淤泥,对水道两侧进行浅滩和岛屿抬土造型;搬迁湖区周边污染企业,先后关闭沿湖及上游化工企业14家,取缔土造纸生产作坊126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累计关停周边畜禽养殖场56家;建成日处理能力为1万吨的溱湖污水处理厂,建立溱湖水质监测站,出水水质达一级A排放标准;连续实施三期湿地恢复工程,栽植各类耐湿树木460多万株、水生植物180万多株,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先后建成溱湖景观生态林、湖东湿地森林公园和湖东湿地种苗基地。同时将溱湖及周边区域划入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固化湿地水生态保护防线。
站在溱湖岸边,眺望这一湖灵动的湖水,不由人不生发这样的思考:水为溱湖注入无限活力,带来勃勃生机,如果没有这一湖碧水,溱湖又会是什么情形呢?是啊,溱湖不仅是一个盈水的洼地和因水而生的风景名胜区,更是一个涌动着开发热潮,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聚宝盆”。
溱湖经过清淤整治,生态修复,水清岸绿,舒适宜人。在湿地植物园区看到,清纯甘洌的湖水能见度足有两米,水面之下多种沉水植物宛若“水下森林”,不时有小鱼穿梭其间。这里的水质如今达到Ⅱ类,整个溱湖水域的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对水质要求极高、多年不见的野生银鱼已经重现溱湖了。
优美的水环境,一流的基础设施,湖幽水净、民风浓郁的独特风光,让溱湖以更加宽广自信的胸怀迎接八方宾朋。溱湖的修复开发,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里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足足有2亿多元的旅游收入。有“南闸北簖”之称的簖蟹领衔“溱湖八鲜”,清澈的溱湖水滋养出舌尖上的溱湖秋色,姜堰又叫响了水乡美食文化的牌子。据在溱湖风景区工作的王溱向介绍,他家就在溱湖南边的湖南村,全村共有4500人,在景区固定就业的有100多人,常年从事景区管护工作的有200到300人,依托景区摆设摊位做小生意的有100人,因此,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
泱泱溱湖水泊以其厚积的旅游资源吸引四方客人前来旅游观光,也吸引有识之士前来合作开发,共享大自然的厚赠。在新时代和新征程,十里溱湖将展示出更加迷人的风姿,闪烁出更加秀丽的水韵。
作者工作单位: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