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30日
有一种美丽叫为发展让位
——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纪实
本文字数:4248
本报记者 郁菲菲
11月13日,开发区与泰州科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签订化工企业关闭搬迁与补偿协议。至此,开发区8家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的化工企业全部签约,此举标志着姜堰化工园区关闭搬迁前期洽谈签约完美收官。
谢幕,只为化茧成蝶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生态治理、环保督查、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绕不开的关键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省“263”专项行动决策部署、切实加快开发区争创国家开发区步伐,今年6月,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正式启动。
在开发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李文飙发出动员令,动员全区上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硬的措施,全力推进开发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速姜堰争先赶超新征程提供生态保障和环境支撑。
李文飙要求,开发区和各成员部门扛起责任,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工作抓实抓好;直面问题,各司其职,加强部门联动、协调配合,用系统性思维推进总体工作;紧抓时间节点,强化督查考核,注重宣传引导,确保开发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摸清企业情况,按照整体区域时间表、路线图等拿出具体方案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加大社会风险点防控,做好安全监管、资金筹措、政策扶持等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里依法依规完成工作,推动姜堰实现更有效率、更富含金量的发展。
7月份,我区成立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区发改委、开发区、经信委、安监局、环保局等11个包保单位各司其职。
8月21日晚,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方针主持召开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转型升级工作督查会,明确提出整体搬迁,成片改造,突出重点,限时完成。区领导戴兆平、顾鹏程、曹祥、郑长进参加会议。
方针强调,实施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转型工作,是中央和省市区一项重要的决策部署,也是开发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班子——关停实施组、评估对接组、拆除拆卸组、职工安置组、资金保障组、社会保障组,建立例会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督查制度和问责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工作责任;要突出重点、分类组织实施,以中央环保督查和列入“263”专项行动的企业为重点,按照“两断三清”的工作要求,明确具体时间节点、加快评估对接和拆卸拆除;要坚持专业处置、确保过程安全,盘活存量资产、强化资金保障;要过细梳理职工诉求,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工作平稳有效推进。
随后,各工作组迅速召开会议,布置工作,关停实施组和签约洽谈组根据工作要求制定推进计划,开发区迅速抽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包保。
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转型工作推进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戴兆平再次重申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对相关政策作详细解读,对此次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明确了具体目标、措施及要求。他要求整合资源,安监、环保、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动作战,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妥善处理好部门条线工作,实行集中办公;要提高效率。包保部门集中精力,按照相关流程快速推进,加快工作节奏,切实将中央环保督察精神贯彻到位,做到“真推进、真落实、真见效”;要严明纪律。包保部门、评估单位工作人员严格保密纪律和廉洁制度,不乱表态、不擅作主张、不吃里扒外。如有违规,发现一起严肃追究问责一起。
戴兆平强调,要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坚不可摧的决心,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全力打赢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攻坚战”,为加速姜堰争先赶超新征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至此,在区委、区政府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思路的指引下,各包保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一场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为加快推进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区领导全体上阵,亲自主刀,亲临一线指挥,整个工作突破性地推进:9月19日,溢洋化工签约;9月23日,齐大涂料(庆仁电器)签约;10月16日,润泰化学签约;10月30日,李文甲化工(莱沛尔)签约;11月6日,大唐电厂租赁开发区供热管网签约;11月8日,培星化工签约;11月9日,在江苏灵谷总部,化肥公司合成氨、热电联产、精细化工、供热管网4个项目签约;11月13日,科研精细化工签约。
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牵涉各个环节,既要求企业与多领域协调合作,寻求解决资金、人员安置等问题的最佳途径,也考量政府部门在转换发展思路、产业布局、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衍生都可能阻碍整体进程,每一波推力的形成都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密切配合。此次搬迁,从第一份协议到最后一份协议的签署,前后用了不足2个月的时间,几乎平均每周有1家企业签约,这是新形势下的“姜堰速度”,这是令人惊叹的“姜堰速度”!
坚守,源于那份责任
如此之高的效率,离不开各包保人员的默默坚守和辛勤付出。为了那份责任,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奋战在工作一线,兢兢业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诺言。
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问题复杂,难度极大。作为前期关停小组的现场工作牵头人,区发改委副主任柳泽友深感责任重大。
柳泽友的妻子身患重病,在洽谈工作期间,病情有些加重,非常需要陪护照料,然而就算是这样,柳泽友还是选择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他联合区经信委、开发区等部门,经常一起外出调研、研究方案、起草文件、入企调查、进场评估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确保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和善后安全环保工作万无一失。
“当年,开发区化工园区广大企业主和职工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为姜堰发展建设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如今实施搬迁改造,为姜堰绿水青山永驻、群众安居乐业作出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我们绝不能辜负他们,与他们相比,我的这一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谈及自己的感受,柳泽友这样说道。
作为此次化工企业关闭搬迁的东道主,该项工作启动后,开发区立即抽调12个村3个部门(经发局、项目服务局、建管局)参与包保。企业审计结果出台后,包保村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与企业洽谈对接,跟企业主沟通交流,中秋、国庆、双休日都坚守在一线,为顺利推进搬迁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大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窦峰,开发区经发局局长缪发明等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过程中需要协调的相关事宜,他们的这些努力,为此次关闭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区公安、交警部门派出公安特勤、交警中队加强力量集中巡逻,重点负责关停搬迁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区安监局坚持每天一次安全检查,保证企业在洽谈搬迁期间的生产安全,同时与开发区一起研究制定了《化工企业设备拆除拆卸招标投标方案》;区环保局积极与开发区对接,落实危固物品暂存场所,并指导开发区对临时堆场进行专业设计,联系开发区对化工企业的土壤进行调查,制定技术方案,邀请专家评审,并确定修复方案;区城管局对化工企业违法建设下发拆除整改通知;区住建局在9月19日,率先完成包保任务,并在淤泥焚烧处理中,积极外出联系和对接;其他包保单位和责任部门都能坚守一线,深入洽谈,做好企业主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税务部门,该部门为企业搬迁提供了大量补偿依据,研究了相关政策。光明会计事务所安排精兵强将,加班加点,在不到50天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化工企业20%以上的审计任务,切实保证了此次搬迁补偿的依法合规。
离去,因为爱得深沉
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对于化工企业而言犹如“当头一棒”。当前,化工企业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势头,效益空前绝后,并且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但是他们知道,不是家乡抛弃自己,而是家乡需要高质量发展,因此毅然选择离去。“故土”难离,又不得不离。离去的背后书写着对姜堰更深沉的爱!
润泰化学是生产企业中第一个签约的,为化工企业整体搬迁百分之百签约带了好头。企业负责人张世元先生顾大局识大体,着眼企业发展未来,在外出差期间,要求分管财务和设备的副总全力支持搬迁工作,并委托他们在10月16日代为签约,为所有化工企业树立了榜样。
李文甲化工负责人李文甲先生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对化工设备比较内行,对评估单位的要求很高,因企业正处于上升期,发展势头良好,对此次搬迁缺乏心理准备,一开始思想情绪很大,但是经过一番洽谈后,他十分支持工作,并信守承诺,在规定时间内签约。
因审计单位工作量大,科研精细是最后一家接受审计的单位。11月9日下午审计结果出台,10月10日上午11点,工作组正式开始与其对接,从对接到签约,前后只花了不到3天时间。11月13日中午,工作人员放弃吃饭和午休时间,于下午2点完成签约,成为最后一位也是最快签约的企业。
姜堰化肥公司是1999年5月在原姜堰化肥厂基础上重组投产的企业,年产值超亿元,但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区生态发展规划的实施。
化肥公司整个搬迁体量大,涉及4个项目,关系到姜堰淤泥处理等关键问题。企业老总谈福元先生不愧为民营企业领军人物,无条件支持此次搬迁工作。
“20年前,我们带着梦想来到姜堰。今天,我们又带着新的梦想离开姜堰。尽管万分不舍,但是为了我们深爱的姜堰,为了她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离开。后人会记住我们的,我们来得伟大,走得光荣。”签约洽谈期间,谈福元先生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
为了能尽快签约,谈福元先生安排姜堰公司负责人左勇军先生现场对接洽谈,明确表示,讲政治、讲大局,支持开发区发展。11月9日,在江苏灵谷总部,化肥公司合成氨、热电联产、精细化工、供热管网4个项目签约。
作为此次搬迁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化肥公司的退出,代表着化工园区在姜堰历史舞台正式谢幕。
据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现场负责人窦峰介绍,此次搬迁的最大亮点在于“阳光搬迁”。
“8家企业14个子项目,为什么可以进展得这么快?因为我们实行搬迁补偿款公示制度,坚持阳光、透明的原则。各企业之间可互相比较,大大地消除了企业主的心理顾虑。”
窦峰表示,下一步,各包保部门将按照工作计划表,协同实施单位、拆除单位、评估公司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开发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到位、机器设备拆除到位、危固物品清除到位、营业执照变更注销到位,并通过环保、安监、消防大队等部门和单位验收。
绿色崛起,生态发展。开发区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必将作为姜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载入史册,必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篇“代表作”为人铭记,也将作为姜堰人民一份厚重的大礼献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