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26日

走进沈高

本文字数:930

生态明珠、江苏名镇——沈高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辖15个村、235个村民小组、1.1万户、3.67万人。2014年,与省级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

 

区位优势明显

沈高毗邻泰州市姜堰区城区,具有承接城区政治、经济、文化辐射的区位优势。沈高北接东台、兴化两市,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溱湖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溱潼古镇、中国不锈钢之乡——戴南镇紧紧相连,发展商贸旅游得天独厚。铁路有宁启铁路,该铁路姜堰站坐落单塘村;高速公路有启扬高速;省道有229省道;县(区)道有溱湖大道、姜官路、姜沈路、沈马路、娄沈路;县(区)级河道有通扬运河、姜溱河。

 

人文历史深厚

沈高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目山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单塘河遗址以及东汉时期的南华墓葬群。官庄村由东西官庄合并而成,东官庄因姜堰著名的“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中的父子都督刘惟馨、刘廷璜居住于此而得名,因此又称刘官庄;西官庄因迁居于此的祖上兄弟三人全部中举,人称“凌三举人”而得名,因此又称凌官庄。古村夏朱已有500余年历史,龙王禅院、夏朱大巷、“三月三”集市闻名泰州。刁舍人文荟萃,百年牡丹有“江苏牡丹花王”之称,是全国大学生比例最高的自然村,并有元末时期古城遗物出土。沈高还曾是国宝麋鹿的家园,2006年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麋鹿角化石和泰州市第一处树木化石。

 

生态环境优美

沈高拥有全国知名的生态名村——河横村。上世纪60年代,河横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建成高产稳产农田,成为江苏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时称“学大寨、赶河横”。80年代,在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指导下,致力于研究推广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与优化模式,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增值率,因成绩突出,1990年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近年来,河横村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全国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全国部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国绿色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省观光农业园、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省“最美乡村”等称号,同时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荣获江苏省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称号,河横千亩菜花田被评为“2018华东十大最美油菜花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