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26日
早期筛查对防治结肠癌十分重要
——对话姜堰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消化科主任张吉善
本文字数:1388
本报记者 李晓倩
专家档案
姓名:张吉善
职务:姜堰中医院消化科主任
专长:对综合内科及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患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胃肠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
成就:撰写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20余篇,承担姜堰区课题《内镜窄带成像结合放大技术应用VS分类标准对胃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李晓倩 摄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的恶性肿瘤,以41-51岁发病率高,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超过直肠癌的趋势。日前,记者采访了姜堰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消化科主任张吉善,请他谈谈结肠癌的病理和筛查知识。
记者: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张吉善:结肠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高脂、高蛋白、低膳食纤维饮食、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等是结肠癌的高危因素。同时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的位置,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被视为结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有些疾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为公认的癌前病变;而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学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记者:结肠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张吉善: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常见的症状有:1.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较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便中带血、脓及粘液;2.腹痛:为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准确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3.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有时可为梗阻近端肠腔内的积粪;4.肠梗阻症状:一般属晚期症状,多表现为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先出现的症状;5.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出现肝大、黄疸、浮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有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显著症状。
记者:为什么早期筛查对于肠癌防治十分重要?
张吉善: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早期的小腺瘤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完全可以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生存率也高达95%。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年纪、甚至有了明显肠胃不适的症状,在医生建议筛查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忍着不做筛查。殊不知,早期如果及时发现,相当于提前5-8年发现肠癌,几乎百分百可以治愈。而如果发展成晚期再治疗,治疗效果和痛苦程度不谈,光是手术加化疗费用,基本都在30-50万元以上,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记者:什么样的人需要进行筛查?
张吉善: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特别是以下4种情况,如果满足其中的2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早期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肠癌筛查;
2.有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出血及便潜血阳性等症状;
3.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
4.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肠胃病史、肠息肉史。
筛查的最直接准确的方法是肠镜检查。做肠镜会有一些痛苦,侵入性强,很多人因为抵触做肠镜,错失了早期发现的良机。但是多数人都能耐受,一般都在十几分钟完成。如果实在恐惧的话,可以选择无痛苦肠镜,也就是在静脉麻醉下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