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26日

为强警嵌入科技芯片

——记区公安局科技科科长潘秀平

本文字数:894

本报特约记者 杨爱平

 

一张约1平方米的普通办公桌,将小小的办公室占去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面积,两台电脑将桌子占得只剩下键盘的位置,这就是区公安局科技科科长潘秀平的一方天地。日前,记者在该局技术防范办公室见到了正在忙碌着的潘秀平。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安业务系统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潘秀平一头扎进信息化业务技能学习中,不断为自己“充电”,凭着坚定执著的工作热情和“甘于奉献不言苦”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科技工作岗位上默默钻研,引领技术团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公安业务系统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潘秀平荣幸成为泰州市“学习型职工”,并获得“江苏省文明职工”的称号。

近年来,他以公安工作快速发展为契机,发扬勇挑重担、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上求“ 效”,先后协助开展了涉及民生的“全区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320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服务群众的“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和“移动警务通”,开通了警民联系桥梁“警民直通车”等系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在省厅实施“技防城”创建活动以来,他主动进位,认真谋划创建方案,牵头抓好各项工作,全身心投入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督导推进、成效发挥,实现了核心打击能力的新提升。去年,他带队开展升级版技防城建设,按照“圈、块、格、线、点”布局,围绕人员密集场所、案件高发部位、防控薄弱环节、城市新建区域开展监控补盲,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监控实施高清化改造;建设智能感知防线,以环市、环区、环镇“三道包围圈”为基础,实施智能化改造,建成集车辆抓拍、人脸识别、MAC地址采集一体的智能卡口,形成覆盖全区、手段融合的动态感知的定点采集网,真正实现数据采集方式以人工为主向机器智能采集为主的转变。全区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预防案(事)件数、查破各类案件数以及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年均增幅分别达11.5%、11.2%和21%,视频图像和合成侦查破案贡献率占比超过80%。

被称为科技岗位能手的潘秀平,先后被省公安厅、泰州市局和姜堰区局表彰为全省技防建设先进个人、泰州市科技强警先进个人、十佳科技民警、信息化应用标兵、优秀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等10余次,并4次受到嘉奖和2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