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2日
乳房常见疾病的诊疗
——对话市二人医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秦菊芳
本文字数:1529
本报记者 李晓倩
专家档案
姓名:秦菊芳
职务: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
专长:在诊治甲状腺、乳房内分泌外科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常规开展乳腺癌保乳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
成就:姜堰妇幼工作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抗癌协会乳腺癌甲状腺癌分会委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李晓倩 摄
乳房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日前,记者采访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秦菊芳,请她介绍乳房常见病及肿瘤性疾病的诊疗知识。
记者:对于女性来说,哪些乳房疾病比较常见?
秦菊芳:1.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临床也称副乳。出生时,胚胎期乳房始基未退化或退化不全,即出现多乳头和多乳房。在妇女行经、妊娠或哺乳时可出现胀痛,有时有乳汁分泌,一般不需处理。但应注意其所含乳腺组织有发生各种乳房肿瘤的可能。
2.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患者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脓肿形成后作脓肿切开引流。
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炎性细胞中以浆细胞为主。60%的患者呈急性炎症表现,40%的患者开始即为慢性炎症。急性期应予激素及抗感染治疗,炎症消退后若肿块仍存在可手术治疗,但需包括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的肿块切除术。
4.乳腺病。系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有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体检发现一侧或两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对局限性增生病,应在月经后一周至10天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或消退,则可予以观察并继续中药治疗。若肿块无明显消退者,应予穿刺并作病理检查。
记者:乳房肿瘤有哪些类型?
秦菊芳:1.良性肿瘤。以纤维腺瘤为最多,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妊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建议在妊娠前将发现的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切除。
2.乳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以手术为主,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
3.分叶状肿瘤。以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质成分组成,按其间质成分、细胞分化的程度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交界性、恶性治疗以单纯乳房切除即可。
4.恶性肿瘤——乳腺癌。有多种病理分型,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肿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还要辅助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免疫、分子靶向治疗。目前尚难以提出确切的病因学预防(一级预防),但要重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二期预防),经普查检查病例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片、乳腺增强磁共振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5.炎性乳腺癌: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展到乳房大部分皮肤,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特点是发展迅速、预后差。
6.乳头湿疹样癌: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变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恶性程度低,较晚发生腋淋巴结转移。
记者:还有哪些乳房疾病需引起重视?
秦菊芳:男性乳房发育。好发于青春期前后及老年期,原因较多,如雌激素过多或雄激素不足,此外垂体瘤、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睾丸肿瘤及肝疾病等均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一般不需治疗,若有疼痛症状可口服“甲基睾丸素”。
乳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致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治疗包括全身抗结核治疗及局部手术治疗。
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以侵犯乳房为首发表现,发现乳房肿块,切除乳房肿块病理学检查明确,需化疗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