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2日

改革开放四十载 扬帆起航再出发

张甸镇党委书记 李伯群

本文字数:1389

 

四十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年10月,我在张甸镇后彭村(现花彭村)出生,如今我也步入不惑之年,可以说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成长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张甸人,对张甸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尤为深刻,也为张甸跨越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四十年风雨兼程,改革开放拂去了贫穷的印记。张甸地处黄桥老区,是以前出了名的穷乡僻壤,种地全靠人力靠牲口,二三产业几乎为零,产业发展滞后,为了养家糊口补贴家用,父辈们只能走村入户做点小买卖,或者外出打工挣点钱。改革开放四十载,是产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加快转型升级的四十年,如今的张甸,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经济增长支持有力。坚持工业主导,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和技改投入力度,形成了热处理装备和弹性地材两大主导产业。坚持农业现代化,规划建成泰州市级农牧复合园区“张甸镇生态养殖园”和“张甸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实施各类农业项目,形成特色种养产业集群。坚持协调发展,服务业、建筑业,集镇商贸、住宿餐饮、现代物流、商业住宅日新月异。

四十年沧海桑田,改革开放改变了生活的模式。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张甸,住的是清一色的茅草房、穿的是清一色的的确“凉”,吃的是一日三餐不见粮的薄似汤,出行是一深一浅靠脚量。如今的张甸,集镇建设如火如荼,迎宾公寓、迎宾华庭、福源新村、锦尚名苑等住宅小区整齐划一,便民服务中心、文广中心、智慧公园、公交车站、主集镇天然气管、饮长江水“清改浑”管网改造等实事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城乡公交、镇村公交顺利开通,群众出行十分便捷。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低保五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农合参保率、报销率100%;建有学校8所、医院3家、村卫生室18家,教育医疗资源充足;百姓大舞台、村图书室,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脱贫攻坚战果累累,29个经济薄弱村、17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内有望全部脱贫,家家户户都过上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和住房有保障的幸福生活。

四十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坚定了心中的信仰。回顾张甸40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经验与启示,无疑就是要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乡镇合并前后,历届镇党委坚持将党的建设与镇域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党群干群感情,有效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村干部晨会值班”“民情日记”“村干部串门”“有事请找我、办事请看我”“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牢记“两个责任”,从严管党治党,聚焦“四风”问题、扶贫领域和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镇村干部作风建设和效能监察“十查”机制,组织开展镇村干部述职述廉和“村民直评村干部”活动,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大力开展“美德善行”系列活动,注重选树“张甸好人”典型,现有“中国好人”2名,省道德模范、省最美基层干部等先进典型26人,乡风民风显著改善。

走进新时代,扬帆再起航,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阔步前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