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9月20日
参加西南剿匪的溱潼老兵
本文字数:1483
★张成美口述 胡亚亭整理
张成美在部队留影
我叫张成美(也被写成张成米),1925年12月生人,是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的老兵。每当和儿孙们一起观看《大西南剿匪》之类的电影或电视剧时,我就会想起当年在贵州、广西经历的那段难忘的剿匪战斗生活。为了让年轻人了解艰苦的战争岁月,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在这里说说亲身经历的西南剿匪的有关情况。
1949年3月,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15团警卫连一排小炮班刚刚参加过平津战役,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立即从驻地河北出发,进军大西南参加剿匪战斗。接着,我们随大部队一路急行军,晓行夜宿,途经山东、安徽、湖北,直扑贵州、广西,真是历尽千山万水。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一定难以理解遥远山路是何等的难走,战士们的鞋跑烂了,不少人只得打赤脚。我是窑工家庭出身,从小就会打草鞋,想不到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作为班长的我,除了自己打草鞋,还要抽时间为全班、全排、全连干部战士当教练,指导他们打草鞋,因为大多数战友都不会这个玩艺儿。进入贵州以后,打草鞋也遇到了困难,因为山区根本没有打草鞋的材料。崎岖不平的山路让许多战友的脚跑出成血泡并且鲜血直流,这时我想出一个好主意,让大家把破衣烂衫撕开,以布条为原料打城又软又结实的布草鞋,为此我还得到团首长的表扬。
张成美的军功章等
张成美的立功证明
那时候的贵州地区相当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艰苦。部队行进在深山老林中,时而悬崖峭壁,时而万丈深渊,有时睛天都难见天日,遇到雨雾天更是伸手难见五指,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粉身碎骨。有时为赶往宿营地而穿越森林,我们不得不点起松树枝做成的火把照明。行军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小股土匪和流落他乡的国民党散兵游勇,而且免不了要发生小规模枪战。后来我们进入了少数民族地区,遇到的一些事真是啼笑皆非。因为少数民族兄弟多年来受压迫较深,加之他们受到了反动宣传的影响,对人民军队缺乏了解,经常给我们发难。有一次,不明真像的少数民族兄弟竟然悄悄拿走我们一个班的武器弹药。团首长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命令我带领全班去做思想工作,邀请他们来我们15团作客。接受任务后,我们全班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并做出两手准备,白天两手空空去登门做工作,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丢枪事件。到达目的地后,我和副班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到各家各户跟少数民族兄弟拉呱家常,帮助他们做家务,我们还说自己就是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人民子弟兵,来这里的任务是剿匪,让大家翻身过上幸福生活。在我们苦口婆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前,少数民族群众很受感动,主动交还他们拿走的武器弹药,并随我们到团部参加会议。团首长耐心地向他们宣传我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送给他们生活日用品,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后来的剿匪战斗中,原来对我们不了解的这些朋友还帮着做了很多工作。
张成美的立功证书
剿匪战斗结束前不久,我们进入了广西境内,那里距离南宁150公里,距离越南30公里,行军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伤兵和来路不明的散兵游勇,他们或吊着胳膊或拄着拐杖或躺在地上呻吟,还有许多衣衫褴褛的妇女绻缩在路旁伸手乞讨,战士们经常停下来给他们一点干粮。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下雨天,山雾蒙蒙,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班打前锋,摸索前进,走在队伍前面的我突然发现对面有个人影,就悄悄地带着一个战士前后夹攻把他抓住了,一审问,原来此人是土匪部队的哨兵。据他交待,前面的山寨驻扎着他们的司令部。随后我们团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去,活捉了司令部里的全部土匪,其中还有一个师长,那家伙看到大势已去,赶忙下令所属土匪各部投降。
(口述者已于2015年辞世)
张成美晚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