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9月20日

实施“整帮创” 破解“难中难”

白米:项目化思维提速乡村振兴

本文字数:1176

本报讯(记者 顾盛杉 特约记者 李岑 通讯员 卞丽娟)连日来,白米镇开展“整帮创”回头看活动,总结经验,进一步培树典型,掀起比学赶超新高潮,旨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建设“强富美高”新白米。

“自开展‘整帮创’工作以来,白米镇统筹谋划,主动出击,以项目化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倒逼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履职尽责,确保扶贫攻坚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努力交出优异的乡村振兴答卷。”装备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米镇党委书记申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重心长地说。

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白米镇以组织振兴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将“支部建设”作为项目来抓,组长牵头抓严抓实。考虑到蛙庄村两委班子执行力不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得过且过,干事创业谋发展不能动真碰硬,镇党委研究决定,对支部书记作了调整。该村在制度建设上严格执行晨会制和值班制、在组织建设上用好党员政治生日馆等党建阵地。今年7月以来,该镇随机督查该村3次,确认“支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本年度党建积分制考核工作中,该村名列前茅。

随着国家把光伏扶贫确立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的政策深入人心,白米镇把光伏扶贫项目引进扶贫攻坚工作。该镇扶贫办与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康普光伏扶贫电站,借助企业屋面资源和自发自用优势,利用国家光伏扶贫政策,落实增收项目。该电站总投资430多万元,来源主要是村扶贫项目资金+低收入农户无息贷款资金。项目建成后,所发电供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每年产生45万元左右的经济收益,全部定向用于拜官、吴堡、孙舍3个经济薄弱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帮助部分低收入农户实现稳步脱贫。

为不断引导群众创业致富,白米镇紧紧围绕“产业富民、产业脱贫”的发展目标,把脱贫攻坚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为群众脱贫奔小康铺设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大安村党总支部通过引进芦笋项目,使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1.5万元上升到今年的40万元。部分贫困户及剩余劳动力参与种植,每年可以获得万元左右收入。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摒弃了“穷乡僻壤难成气候”的错误观念,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不斩穷根不罢休。通过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行动,将新风思想引进来,将落后观念踢出去,从过去的靠人救济变成了自力更生。经济好起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村容村貌有了新气象。“有了好的产业、好的项目,村民不出村就能脱贫增收。”该村村民丁社余兴奋地说,“在村两委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向好、乡风文明和谐的新大安。”

整,“支部建设”直击软弱涣散;帮,“光伏发电”促进扶贫攻坚;创,“芦笋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申兵表示:“白米镇将借助‘新风行动’的契机,推进‘整帮创’活动,通过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发力,谋划乡村振兴新举措,真正形成干部担当作为新作风、乡村文明淳朴新风俗、家园整洁美丽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