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9月19日

河蚌带给我的快乐

本文字数:1353

◆杨元展

 

八月份是捞河蚌的好季节,捞上的河蚌可以和咸肉一起烧一道好菜:河蚌烧咸肉。正愁没人陪我,小裢襟从上海回来了,他也喜欢捞河蚌。我们拿了一只长桶和两条蛇皮袋,踩着一辆小三轮车出发了。

目标是周山河与周杨河交界处。向西穿过车水马龙的溱湖大道,从乡村的水泥小道走过,两边的水稻长势喜人,承包户正在用遥控机器人给水稻治虫。向南转过一个弯是旱田了,黄豆荚成串,晚玉米粗壮,山芋藤青青,花生藤碧绿……好一派丰收景象。周山河堤岸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白杨树,河水清清,波纹涟滟。河里有角菱,翠绿的叶子开着细白的花。一只白鹭立在菱叶上向我们张望。小裢襟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惊得白鹭向对岸飞去,它立在芦苇上,芦苇荡了几下便像弯弓一样了。

太阳火辣辣的,我也急忙下了水。我们来到水刚好漫过脖子的地方,用脚在水下的泥土里搜索,碰到硬东西时,就用大拇趾去感觉它是不是河蚌。忽然我觉得脚有点刺痛感,就用大拇趾去触碰,觉得像是河蚌,又用大拇趾把周围的泥掏掉,在河蚌露出了一大半时,扎了一个猛子下去,用两只手抓住河蚌用力往上拔,脚在上面拼命地扑打着水,可是因为河蚌周围的土太硬,没有拔得上来。我只得上来换了口气,再扎一个猛子下去,这一回终于把它捞了上来,个头很大。小裢襟惊呼:“角蚌王!”

我双手捧着角蚌王笑了,其实它的真名叫三角帆蚌。这只三角帆蚌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最厚处有近8厘米,呈椭圆形,壳顶宽大,略隆起,背缘中部有翼,壳面黑色,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线。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长桶里。

“我也捞着了一个大角蚌。”小裢襟双手捧着一个三角帆蚌高兴地喊道。他那个三角帆蚌体形略小,壳面光滑,生长线带绿色。后来我们又捞到好多河蚌,还有尖尖蚌、蚬子和螺蛳。尖尖蚌比普通河蚌小,大多藏在护石坡底下,喜欢群居,往往一处就能捞上十来个。

这时小裢襟捞上一只空河蚌,正想扔掉,却看见里面有只昂刺鱼,连忙把鱼放到长桶里。“捞河蚌居然还逮着了鱼。”他一脸惬意。

就这样不多一会儿,长桶的吃水就已经很深了。这时有一艘运输船通过,掀起的波浪差点儿把长桶打翻。我们连忙把装满河蚌的长桶拉到岸边,把河蚌装进蛇皮袋,然后继续捞蚌行动,直到装满了小三轮车才高高兴兴地回家。我们离开时,那只白鹭又飞回了它的领地,而且身边多了几只。

回家后,我们先用水果刀把河蚌的四块闭壳肌割断,闭壳肌呈圆柱状,与贝壳相连,河蚌就是靠闭壳肌的伸缩,开合贝壳的。然后沿着贝壳边缘割下河蚌的外套膜,这时整个河蚌的身体就和贝壳分离了。外套膜是河蚌保护身体的器官,与河蚌的摄食、呼吸、排精、排幼体等有着很大关系。

清洗河蚌了要把河蚌的鳃和肠子去掉,还要挤压一下河蚌的身体,让里面的排泄物排到体外。随后我们往盛河蚌的容器里加了点盐,反复搓揉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清洗好的河蚌还要用刀背把河蚌的斧足敲一敲,这样肉质酥松后才容易煮烂。河蚌的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也是挖掘泥沙的工具,河蚌就是靠它钻到泥沙里去的。然后切成小块,再放入蛋清搅拌均匀,这样河蚌烧咸肉的前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是坐锅,淋油,加料,翻炒,调味……起锅前再撒点儿葱花和胡椒粉,河蚌烧咸肉至此大功告成。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把河蚌烧咸肉端上来,再陪爸爸妈妈来点儿小酒,当然少不了小裢襟,这天晚上我家一直沉浸在快乐中,既有摸河蚌的愉悦,也有吃河蚌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