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10日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共筑意识形态长城
本文字数:2957
◆王贵麟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今世界,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思想领域的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任务艰巨。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生活中不少人,当然也包括我们不少的党员干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尤其是一些公众人物的“雷语”,受到了敌对势力的追捧。这些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混淆了视听,模糊了认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凝聚全社会的正能量,共筑我国意识形态长城。
一、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与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等等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是立党之根基。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中国革命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近百年的实践表明,这是中国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实现了创新性的结合与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是执政之要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苏联的解体原因虽多,但忽视意识形态建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凝聚人心的大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努力加强自身理论武装,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要务来抓好抓实。
意识形态是发展之动力。处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国防等等硬实力,还需要强大的软实力与之相匹配。这种软实力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的结构上看,处在意识形态最高层次的体现灵魂和终极关怀的是信念、信仰、哲学等层面的内容。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我们发展和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来努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全民族的精神高地;要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质;要通过意识形态工作固建国家民族信仰。让意识形态真正成为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意识形态工作挑战加剧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核弹和火箭”已经退居幕后,意志和思想已走到前台。在这场“无硝烟战争”中,我国又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敌对化挑战压力山大。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句话从当下的情境来看,绝非危言耸听。西方国家用西化和分化两种手段让前苏联轰然倒地。他们说,对付中国还要再加“四化”,一是让百姓对政治淡化,二是让政府官员腐化,三是要把领袖丑化,四要让马列融化。要通过破坏中国人的信念、信心、信任来瓦解中国。美国中情局还特地制定了对付中国的所谓《十条诫令》,其良苦用心一目了然。西方的“亚太战略”“印太战略”以及当下的贸易战无不显示了敌对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全球化挑战山雨欲来。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滚滚而来,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人生自由化、私有永恒论、市场万能论;反社会主义、反公有制、反国家干预;以及普世价值观等轮番登场,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特别在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的关键时刻,我们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分裂。特别是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分离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信心危机、信念危机、信仰危机,面对文化、历史的虚无和意识形态的真空,我们要警惕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要正确处理好“权威、稳定、活力、发展”的关系。
网络化挑战如影随形。我们身处网络化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各种信息和思潮共存,意识形态整合难度加大,党和政府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同时意识形态的传统表述与网络空间的新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我们意识形态的工作方式急需改进和创新。此外,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使得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冲击,我们意识形态的管控力面临挑战。在网络世界里,反精英、反权威、情绪化的道德感、具有语言煽动性的一种反理智的思想情绪俯拾皆是。网络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正视挑战,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三、共同筑牢意识形态长城
筑牢意识形态长城人人有责。中西意识形态分歧巨大。美苏冷战首先表现为意识形态之争。当前的中美之争,美国不会单边行动,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的软力量不强,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冷战的牺牲品,务必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文化软实力,共同筑牢意识形态长城。
首先要坚持原则。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源于历史,源于实践,选择中国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类历史规律。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把党的政治创新成果大众化、普及化、国际化,要把武装嘴巴与武装头脑统一起来,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问题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其次要坚持发展。经济搞不好,要出大问题。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做大蛋糕,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我们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牢牢把握发展要务。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全体人民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要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要通过发展切实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三要坚定信心。我国正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引发世界的热议。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如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是一种信念,自信能促进成功。自信常驱使着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加强四个自信的教育,要讲深讲透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信心比黄金宝贵,中国人在新时代更需要信心,有信心,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