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10日

永大帽业:“机器换人”产能提高三成

本报记者 潘俊 通讯员 高正华

本文字数:1420

图为职工高春凤在整理线头。潘俊

 

8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蒋垛镇的泰州永大帽业有限公司,看到针织帽生产车间里的东侧几乎见不到操作工,偶尔有一名工人“冒出”来,不时整理机器上的线头。与传统的针织车间不同,这里干净整洁,噪声也相对较小。

正在全自动针织织片机前整理线头的高春凤告诉记者:“以前用横机左右摆动,每人每天才能织70个片子,现在我一人负责6台机器,每台每天能织出130个片子,以前需要50多个人干的活,如今我们6个姐妹就能完成,质量还比以前提高不少。”

有这样与众不同的织片生产车间,源于永大帽业公司的大手笔投入。据永大帽业公司负责人王晖介绍,公司原来是以生产运动帽为主,需要500多个人,如今再加上批量生产针织帽,也就需要400多个人。

永大帽业公司是NBA、MLB、NFL、高尔夫等世界顶级运动团体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欧美球队联盟帽业生产基地,今年在手订单排满全年。

早在2013年,永大帽业就开始引进各种设备。“2013年我们上了4条全自动吊挂流水生产线,从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还新上了18台全自动绗眉机、30多台全自动针织织片机、12台一次性成型无缝圆机等设备。”王晖说,“这些设备的投入帮助我们极大地解决了用工需求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些设备有进口的、有合资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大手笔投入换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以及人工成本的降低。

“目前正在运行的18台全自动绗眉机,每天能绗帽眉2.5万个。按原来缝纫机绗的话,要40个人。我们现在实际用工只有6个人,其中第7至8道绗线比熟练工绗得好,基本不返工。”王晖解释说,如我们引进的12台一次性成型无缝圆机,只需要1个人操作,而且生产的针织帽是一次性成型,没有缝隙,除了冒顶等极个别工序。

绣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繁琐的工序,需要大量工人。2015年,该公司投资3500万元从日本进口60台套绣花设备,不仅解决了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和用工问题,还大幅提升了产能。今年,该公司又投资近亿元新上智能化制帽生产线项目,新建标准厂房1.4万平方米,引进电脑绣花机等全自动针织设备。王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我们仅20电脑绣花机就投资了2000万元,已安装10台,全是机械手操作,自动绣花,预计10月份竣工投产。届时这个智能生产线相比普通生产线能节约用工100多名,只需数十人,还都是辅助工序操作。”

2012年至今,永大帽业公司在厂房、设备上的投入超过了2.5亿元。是什么让永大帽业公司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呢?王晖告诉记者,企业转型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机器换人”,从整个流程来看,无论是前端设备还是生产设备都需要大笔投入,表面上看投入大,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笔投入是值得的,不仅获得了产品质量提升、效率提升和人工成本降低,而且也优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最终走向优质优产的良性循环。

“现在不仅大型绣花机设备是最先进的,包括这些全自动吊挂流水生产线也是一流的,所以整个生产自动化程度都很高。”王晖高兴地说,“我们的人员通过合理配合,利用好自动化手段,达到了很好的生产效果,实现了我们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留住员工的初衷。”

这几年,永大帽业公司在设备投入上采取了分批推进的方式。一方面根据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来逐步提升产能;另一方面,由于针织设备更新速度快,分批提升也能购买到市场上最先进的针织设备。“目前购买的设备比2012年的在产能上提高了30%。”王晖说。

记者了解到,永大帽业公司因逐年投入而逐渐显效,发展成为全区成长型企业。秋冬两季是公司的生产旺季,今年1至6月,开票销售近5000万元,全年开票销售预计超过1.1亿元。明年,该企业还对裁剪工序实行“机器换人”,尽早实现整个生产链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