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6月13日
不忘初心 常怀五心
本文字数:2390
◆朱亚萍
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党最初的理想、信念和宗旨,不忘记我们党是干什么的,过去怎么干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常怀忠诚之心、担当之心、为民之心、进取之心和干净之心,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一、不忘初心,常怀忠诚之心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高于一切的忠诚是伟大的品德,是爱的外延。”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最起码的政治品格和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代表着信仰、诚信和服从。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百姓,做到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始终做到问心无愧、信仰坚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站在党的立场说话,与党同心同德,自觉遵守党规党纪,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重托,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不忘初心,常怀担当之心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党员干部应该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这是责任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党员干部的使命和职责。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用担当拓展事业,用责任成就事业。用手里的权力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能站出来。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能主动靠前,勇担重担,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素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就是担当精神。
三、不忘初心,常怀为民之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始终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代先贤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带领人民群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在于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总是无穷无尽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对待工作,都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让他们获得更多幸福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党员干部要让工作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离不开求真务实的作风。这就需要我们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为民务实贯穿工作始终。既要摒弃脱离群众、态度粗暴、独断专行等不良作风,又要避免喊喊口号、虎头蛇尾的形式主义做法。唯有心怀“为民”之心,多些务实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四、不忘初心,常怀进取之心
很多干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是满腔热血、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有理想有热情不难,难的是一直保持进取之心,一直保持作为之心。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有的人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产生了“混日子”的想法。作为党员干部,要找准职责定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有“因循守旧无出路,锐意进取天地宽”的认识,发挥党员干部应有的激情和锐气,决不能当安于现状的“太平官”。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习近平同志如是说。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个人努力”这个成长内因和决定性因素,不论年龄因素,都要在蓬勃朝气的指引下,不断进取,奋发有为。要有朝气,就要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无论工作多么艰难,无论矛盾多么尖锐,无论情况多么复杂,都要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充满激情的干劲去面对,敢于担责,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只有不断强化前进的意志,时刻谨记在工作和学习上花心思、动脑筋,善于积累,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就。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这是永葆为人民服务之心的前提。有了进取之心,党员干部才会自觉地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办事能力。保持了进取之心,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具有坚强的信心,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不忘初心,常怀干净之心
孔子曾经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央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履行党章要求、遵守党纪国法,是共产党员立身行事的底线,也是共产党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底线、守底线,是每位党员的天然义务、不二法则。丧失了这条底线,就意味着忘记了“初心”,也就不可能继续前进。对党员特别是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来说,要经常体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古训,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坚守法律的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企业家马云曾经倡言商人要“永不行贿”,认为“不行贿”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说“不行贿”是商人的底线,那么干净就是党员干部的底线。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惑,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要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心上,始终绷紧纪律的弦,做遵规守纪的模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