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5月22日
描绘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记励才实验学校七(14)班学生翟锦添
本文字数:683
本报记者 孙柳
翟锦添,区励才实验学校七(14)班学生。阳光的面庞,一身书卷气,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那种经过墨香熏陶的气质,让他在班级里显得卓尔不群。在刚刚结束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全省青少年征文大赛中,翟锦添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据语文老师朱韵珊介绍,翟锦添学习有执行力,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老师讲的内容,捕捉到其他孩子观察不到的细节,认识问题深刻,作文中对人生有独特的感悟。
“看到作文题目之后,正值学校寒假大走访结束不久,我想着把家乡的变化与中华崛起结合起来。恰巧读完《仓桥遐想》这本书,想起小时候经常去的仓桥,当我寒假再次走访后,感触颇多。家乡的变化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找准切入点,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借此表达出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写作主旨……”谈起获奖作文的写作思路,翟锦添滔滔不绝。
进入初中之后,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翟锦添每周都会安排好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每次看完之后都要进行概括总结。“多读书可以帮助我积累写作经验,使我的文笔更加成熟;让我更加愿意走进生活,去探索,去感受。”读书的益处,翟锦添说上半天都说不完。
每次放假,学校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大走访活动,翟锦添先后到福利院、环境检测中心、报社等地深入感受。行走在街头巷口寻觅、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积累素材,激发灵感。他走到哪里都会带上笔和本子,随时记录自己当下的想法或者脑子里蹦出的美妙词语,并将这些灵活运用于作文。“从小人物、底层人物着手,文章会写得更加深刻,他们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翟锦添道出写作的一个诀窍。
少年就该像翟锦添一般,用自己丰富的色彩,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