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5月22日

积极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区科协打造亮点唱响服务“好声音”

本文字数:2988

省科协党组书记孙春雷来姜调研

 

区科协八届六次全委会议

 

2017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协的关心指导下,全区科协系统切实履行“四服务一加强”职能,深入实施创新争先行动,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创新驱动,持续推进科协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

 

精心构筑“平台驱动”,积极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积极服务企会协作。区科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省科协、省级学会的对接,争取省级、国家级学会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创建科技服务站、协同创新基地等平台项目,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区累计建成2家双创服务基地、17家企业科技服务站和5家企业首席技术专家。

大力开展科技信息转化应用。承办中国科协的信息推送现场会,全年已注册企业42家,引用国外专利技术11项,申请专利13个,累计为企业节约研发资金1300多万元、增加销售1.2亿元。

务实推进产学研活动。2017年牵头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15次,达成创新合作项目6项,组织3家企业参加省工业发展工程学会年会。全年共组织相关学会、企业科协的1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16个“讲理想比创新比贡献”竞赛项目。

加快实施科普惠农工程。组织省市区三级学会与基层农技协对接,推动农业众创平台建设,全年共实施“科普惠农”工程项目27项,组织结对专家集中开展服务活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90多场次,发放自编教材1.1万份。

充分发挥省级海智工作基地作用。加强与省科协国际联络部的对接,巩固提高以现代科技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省级海智工作基地;成功协办”智汇姜堰”、“百名专家姜堰行”等相关活动,引进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3名海外人才入驻科创中心创新创业;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国家科技与人才合作大会、省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其他高端学术会议。

充分发挥区老科协作用。创成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家,市级科技示范基地3家;组织9名老科技工作者与11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13个项目实施均获得成功;1家老科技工作者之家被表彰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

深入实施“纲要主题”,着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积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牵头制定《泰州市姜堰区2017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扎实推进面向四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成功组织金钥匙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参加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申报,获得“创新教育摇篮奖”等4个奖项。组织100多名科技工作者进村入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充分发挥科普阅览屏科普阵地作用,举办“社区科普讲坛”8场。溱湖海洋世界、溱潼实验小学、泰奇妙信息公司三家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表彰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精心组织主题科普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以“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为主题的全区第26届科普周活动和以“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破除愚昧”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牵头31个部门开展20多场次重点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展出科普图板500多块,送科技电影下乡15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80多场,发放各类科技书籍、专刊等50多种3万余份,义诊市民500多人次,接待科技咨询1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的“和谐美丽新姜堰”主题活动被中国科协表彰为2017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着力实施“六创一带”科普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创建科普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农技协、示范基地、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联合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联合农委等部门面向农村劳动者,以“六创一带”科普竞赛活动为抓手,推进“站、栏、员”建设。联合人社局等部门面向城镇劳动者,开展专题科普讲座,并通过赠送科普专刊普及相关知识。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推进组织体系建设

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夯实组织基础。把发展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和新经济组织科协,作为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孵化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社团纳入科协组织建设范围。先后组建高新园区企业科协4家、双创基地科协1家、孵化器科协1家,培养双创导师2名。累计建成企业科协73家、镇街科协15家。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区科协聚焦教育主题,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

强化科协机关建设。加强科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与“两学一做”活动相衔接,建立科协党组与基层挂钩联系制度,积极参与泰州市“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

 

2018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决战之年,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争先赶超”的突破之年。区科协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根据《泰州市姜堰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十三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四服务一加强”工作重点,集聚资源,紧跟时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创新机制,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夯实基础,强化服务科技工作者水平,全面加强科协自身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争先赶超”贡献智慧和力量。

 

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结合我区实际,区科协将继续帮助相关企业、学(协)会与国家、省级有关学(协)会和高校院所牵线搭桥,促进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今年计划对接1家以上国家级学会、3家以上省级学会。持续大力开展科技信息推送工作。计划全年召开2次信息推送工作现场会,注册企业30家以上。务实开展产学研活动,有针对性邀请专家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注重发挥科技专家库、科技智囊团的作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配合科技部门策划组织实施好2018年度重点产学研合作活动,引导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嫁接重组等途径,加快转型升级,计划全年牵头开展活动不少于15次。

发挥省级“海智”基地作用

积极参加相关“海智”洽谈活动,为我区人才引进工作发挥桥梁作用。以国家级孵化器——区创业中心为依托,以省级“海智”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大力招引海外人才和国内高层次人才,计划全年开展“海智”活动不少于5次,构建“资金+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工作模式,努力开创我区海智工作的新局面。

持续实施科普惠农工程

继续推动“科普惠农”工程项目实施,年内计划实施20项,加强以高效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等为重点的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培植扶持典型。进一步壮大区级农技协联合会组织,支持有条件的科普惠农服务站或科普教育基地成立农技协联合会。

努力放大主题科普活动效应

精心组织实施好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普站台送智服务等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科普文艺演出、科普讲座、科普咨询等活动,辐射带动全区市民的科学素质提升。积极推进科普信息化和科普场馆建设,计划今年新增6个以上科普阅览屏。发挥科普微信平台作用,全年发布科普信息1000条以上。推介放大区应急体验馆的科普效应,罗塘街道社区科普馆全年接待人数不少于10000人次。

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继续推进“一区三园”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协组织,按照市科协的要求,力争三年内,归上企业科协组建率在50%以上。做好区级相关学会、协会换届改选的业务指导,探索学会、部门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镇(街道)、村(社区)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网络建设,建立更好服务基层群众的创新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实行科协工作项目化管理、目标化考核,彰显为官有为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健全学习、调研制度,加强与其他县、市(区)科协的工作交流,创造性开展工作。履行“四服务一加强”职能,努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争先赶超”提供科技支撑,谱写新时代姜堰科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开放科普馆为青少年提供科普体验

 

区科协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