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4月11日

儿童过敏高发季到来,宝爸宝妈要注意

——对话市二人医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吴晓明

本文字数:1469

本报记者 李晓倩

 

专家档案

 

姓名:吴晓明

职务: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

专长:儿科常见病及儿童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儿科重症疾病的救治。

成就:在国家级儿科核心期刊《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和《国际儿科学杂志》各发表论文1篇,并在其他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全天

 

李晓倩 摄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人类疾病谱的变迁,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儿童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且春季又为该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因而儿童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识别及家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日前,记者采访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吴晓明,请他介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记者:什么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吴晓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指通过吸入、食入、接触、注射等途径,急性或慢性暴露于特殊的变应原而致使致敏个体发病的一组疾病。

过敏原、接触途径、致敏个体是该类疾病发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常见的过敏原分为五类:

1.吸入性过敏原,即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方式使人类致敏的物质,主要有花粉、柳絮、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2.食入性过敏原,即通过消化道食入的方式使人类致敏的物质,主要有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异体蛋白、花生、坚果、酒精、毒品、口服类抗生素、葱姜蒜、水果等;

3.接触性过敏原,即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使人类致敏的物质,主要有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洗洁精、塑料、化纤物质、手表/项链等金属饰品、霉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4.注射性过敏原,即在医疗行为中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使人类致敏的物质,主要有抗生素、疫苗等;

5.自身组织抗原,即指在精神紧张、电离辐射等理化因素作用下,人体本身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自身组织抗原并使同一个体致敏。

记者: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类型?

吴晓明:变态反应性疾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即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特定的致敏个体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可发病,该类疾病起病急,患者很快即出现皮肤瘙痒、气喘、胃肠道痉挛甚至喉痉挛、休克等严重表现,重者可致命,需要紧急至医院救治;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较迁延,过敏原在体内长期反复作用,使机体相关部位、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致病,主要有支气管哮喘、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该类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长期配合,规则诊疗方可治愈。

记者: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哪些?如何识别及开展家庭管理?

吴晓明:一般来讲,1岁以内儿童主要表现为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3岁左右可出现儿童哮喘病;10岁以下则主要为过敏性鼻炎和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咳、呼气不畅、气喘、胸闷等症状,通常由剧烈运动、接触寒冷而干燥的空气、被动吸烟等诱发。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切勿自行增减或停用药物,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最终小剂量药物维持6个月—1年,症状无反复方可停药。

儿童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流清涕、鼻塞、打喷嚏,发作时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其治疗亦为一规则过程,一般疗程2周以上,切勿将该类疾病当作“普通鼻炎”或“感冒”自行滥用抗生素。

牛奶蛋白过敏主要分为速发型过敏和迟发型过敏两类。速发型在进食配方奶粉后2小时内发病,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皮肤有凸起的红色斑疹、嘴唇或眼睑浮肿、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迟发型在进食配方奶粉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呕吐、拒食、哭闹、腹泻、腹胀、便血、便秘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换脱敏奶粉以期缓解病情,使患儿安全度过该病的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