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4月11日
我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常抓不懈
全面构建适合各镇村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本文字数:1124
本报讯(记者 肖亚林 通讯员 吴友琴)3月19日至22日,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4个考核小组按照《姜堰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要求,采取查阅台账、明查暗访、现场察看等方式,对全区262个村的综合工作、镇域主要通道、村庄内部环境开展今年一季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这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惯例。
自2014年村庄环境整治转入长效管理以来,我区由区委农工办与区城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人员组成考核组,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工作。
各镇(街)按管理有规章、管护有队伍、劳动有工具、工作有场所、资金有保障、考核有奖惩的“六有”和“五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做到制度上墙、区域到边、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全面构建了适合各镇村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桥头镇成立“专业”村庄环境管护巡查队,实行周检查、月考核、季通报、年考评的考核制度。每周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和暗访、拍照存档、建立台账,同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意见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关责任村和责任人,限期整改;镇长效办工作人员对当月各村周检查和暗访结果综合汇总;每半年组织一次由镇长效办成员、勤廉督导员和各村党组织书记现场观摩、评比打分;年终考评由镇城管中队依据平时考评、月考评、半年考评等情况综合打分、汇总,兑现奖惩。
我区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在落实联村干部分片督查指导的基础上,分别与所属村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压实村级主体责任,加强属地管理;坚持抓好乱堆乱放、暴露垃圾、河道沟塘、露天粪坑、违章搭建“五清理”突击整治,与垃圾收运、道路管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及设施维护“五位一体”长效管护相结合,注重解决好垃圾乱抛、杂物乱堆、违章乱搭、车辆乱停、沟塘乱倒等难点问题。
3月上旬,兴泰镇全面推行“5+1”管理模式,并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抓好村庄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和提高农村环境综合管理质量,精心谋划,创新举措,着力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考核办法上动真格、下真功。
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2月5日,区城管局赴溱潼镇专题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讲座,围绕村庄环境管理和垃圾分类工作,深刻讲解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和如何做好垃圾分类方面的标准要求,引导干部群众提高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面,确保生活垃圾应收尽收、从源头上减少二次污染。
据介绍,我区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绩效评价二等奖,成为泰州市三市四区中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市区。从二季度起,区长效办将每月组织1—2次巡查,重点对各镇(街)主要通道两侧、环境敏感地区及部分村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勇表示:“村庄环境呈现动态性,需要常抓不懈,让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改善有机融合、统筹推进。”
